[實用新型]一種連通漿液循環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19284.X | 申請日: | 2013-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835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范祥子;查鈺明;應隆飚;孫琦明;毛庚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藍天環保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96 | 分類號: | B01D53/96;B01D53/80;B01D53/4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剛 |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通 漿液 循環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漿液循環箱結構,特別是一種連通漿液循環箱裝置。
背景技術
脫硫系統中濕式球磨機制漿系統常規都設置兩套濕磨機系統,主要包括:兩臺濕式球磨機、兩個漿液循環箱、四臺再循環泵、兩臺石灰石旋流器、一個石灰石漿液箱,每個漿液循環箱單獨通過排放管排放,安裝成本較高,而且出于經濟性、空間布置等各方面的原因,漿液循環箱的容積一般都設計的比較小,比如出力為20噸/小時的一臺球磨機,球磨機筒體的容積將近40立方,配備的漿液循環箱的有效容積不到10立方,在調試、運行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漿液循環箱往外溢流漿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通漿液循環箱裝置。本實用新型能降低安裝成本,還可增加漿液循環箱的有效容積,方便調試、運行時對再漿液循環箱液位的控制,為防止漿液外溢提供保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連通漿液循環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球磨機A、漿液循環箱A、漿液循環泵A和去石灰石旋流器A,還包括依次連接的球磨機B、漿液循環箱B、漿液循環泵B和去石灰石旋流器B,?漿液循環箱A和漿液循環箱B相鄰設置并經排放管連通,排放管兩端設有閥門,排放管中部設有地溝排放管。
前述的連通漿液循環箱裝置中,所述的排放管是DN150的排放管。
前述的連通漿液循環箱裝置中,所述的地溝排放管是DN150的地溝排放管。
前述的連通漿液循環箱裝置中,所述的地溝排放管上設有總閥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兩臺漿液循環箱通過放排管連通,能降低安裝成本及空間,還能增加漿液循環箱的有效容積,方便調試、運行時對再漿液循環箱液位的控制。放排管的孔徑較大,進而能保證漿液循環箱的有效容積和排放能力,防止漿液外溢提供保障。總閥門的設置可方便兩漿液循環箱形成互通,方便使用。本實用新型還具有實施結構簡單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球磨機A,2-漿液循環箱A,3-漿液循環泵A,4-去石灰石旋流器A,5-球磨機B,6-漿液循環箱B,7-漿液循環泵B,8-去石灰石旋流器B,9-排放管,10-閥門,11-地溝排放管,12-總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限制的依據。
實施例。一種連通漿液循環箱裝置,構成如圖1所示,包括依次連接的球磨機A1、漿液循環箱A2、漿液循環泵A3和去石灰石旋流器A4,還包括依次連接的球磨機B5、漿液循環箱B6、漿液循環泵B7和去石灰石旋流器B8,?漿液循環箱A2和漿液循環箱B6相鄰設置并經排放管9連通,排放管9兩端設有閥門10,排放管9中部設有地溝排放管11,地溝排放管11與地溝連接。
所述的排放管9是DN150(公稱直徑150)的排放管。
所述的地溝排放管11是DN150的地溝排放管。
所述的地溝排放管11上設有總閥門12。
所述的漿液循環箱A2和漿液循環箱B6內均設有帶電機的攪拌器。
所述的漿液循環泵A3和漿液循環泵B7均有2個并聯的循環泵構成。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兩臺漿液循環箱通過放排管連通,能降低安裝成本及空間,還能增加漿液循環箱的有效容積,方便調試、運行時對再漿液循環箱液位的控制。放排管的孔徑較大,進而能保證漿液循環箱的有效容積和排放能力,防止漿液外溢提供保障。總閥門的設置可方便兩漿液循環箱形成互通,方便使用。本實用新型還具有實施結構簡單的特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藍天環保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藍天環保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1928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超細纖維編織管的濾膜及其生產設備
- 下一篇:廢氣處理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