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三通管路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18313.0 | 申請日: | 2013-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361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03 |
| 發明(設計)人: | 吳呂;徐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拓普天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41/02 | 分類號: | F16L41/02;F16L4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世喆 |
| 地址: | 101109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通 管路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路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三通管路結構。
背景技術
在工業應用或民用領域中,三通管路結構被廣泛使用,例如在市政、住宅等高層建筑中排水管路中使用的排水管件。為了便于管路的檢修維護,常常在管路中的關鍵管道處設置檢查口,檢查蓋在平時密封蓋緊在檢查口上,在需要檢查時打開進行檢查。在直形管道的情況下,通常還需要沿其側向延伸出引路管道并將檢查口設置在引路管道的開口處,以便于將檢查蓋密封連接到檢查口上,例如通過螺紋結構擰緊。
然而,在現有技術中,檢查蓋僅被簡單地連接到關鍵管道,例如通過引路管道連接,因而在檢查蓋與關鍵管道之間的引路管道中存在較大空間。圖1a中例示出根據現有技術的三通管路結構的側視截面圖,該結構包括:
直形的主路管道110,其在相反兩端具有第一開口(圖1a中的上方開口)和第二開口(圖1a中的下方開口),并在中部的壁上具有旁路通孔102和引路通孔103,其中所述旁路通孔102與所述引路通孔103沿所述主路管道110的周向錯開180度;
旁路管道120,其從所述主路管道的旁路通孔102向側方連通延伸;
引路管道130,其從所述主路管道的引路通孔103向側方連通延伸到檢查口131;
檢查蓋140,其扣緊或擰緊到所述檢查口131以密封所述檢查口131。
如圖1a所示,在檢查蓋140與主路管道110之間的引路管道130中存在較大空間133。
圖1b顯示出圖1a所示三通管路結構的從上向下所見的俯視截面圖,其中也顯示出在引路管道130中存在的空間133。
這樣,當流體中存在雜物時,雜物在經過引路管道時易于滯留在空間133中,日積月累則可能在引路管道130中累積大量雜物,而這些雜物可能對管路系統的安全運行造成威脅,例如,尖銳形狀或腐蝕性的雜物可能損壞管道部件而破壞管路密封,鉤掛雜物可能導致管道堵塞,等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三通管路結構,能夠減少管路中的雜物累積以改善管路系統的安全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三通管路結構,包括:
直形的主路管道,其在相反兩端具有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并在中部壁上具有旁路通孔和引路通孔,其中所述旁路通孔與所述引路通孔沿所述主路管道的周向錯開180度;
旁路管道,其從所述主路管道的旁路通孔向側方連通延伸;
引路管道,其從所述主路管道的引路通孔向側方連通延伸到檢查口;
檢查蓋,其扣緊或擰緊到所述檢查口以密封所述檢查口;
可拆卸的塞體,其安裝在所述引路管道內并處于所述引路通孔與所述檢查蓋之間,所述塞體的朝向所述主路管道的內部的內面與所述主路管道的內表面具有一致的曲形形狀并與所述主路管道的內表面齊平。
優選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中,
所述塞體在其周向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一個凸部,所述引路管道的內表面上具有至少一個凹部,當所述塞體安裝就位時,所述塞體的凸部與所述引路管道的內表面上的對應凹部接合以阻止所述塞體沿周向移動;
或者
所述塞體在其周向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一個凹部,所述引路管道的內表面上具有至少一個凸部,當所述塞體安裝就位時,所述塞體的凹部與所述引路管道的內表面上的對應凸部接合以阻止所述塞體沿周向移動。
優選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中,所述凸部或凹部的形狀是點形、線形、或點-線形的組合形狀。
優選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中,所述塞體在背離所述主路管道的內部的一側的邊緣沿所述塞體的周向具有連續或斷續的外突的定位凸緣,當所述塞體安裝就位時所述定位凸緣抵靠所述檢查口的口邊緣以阻止所述塞體沿所述引路管道的軸向向內移動。
優選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中,所述塞體在其周向表面上具有定位臺階,所述引路管道的內表面上具有與所述定位臺階形狀匹配的止動臺階,當所述塞體安裝就位時所述定位臺階抵靠所述止動臺階以阻止所述塞體沿所述引路管道的軸向向內移動。
優選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中,所述塞體在其周向表面上具有連續或斷續的定位凸環,所述引路管道的內表面上具有環形止動臺肩,當所述塞體安裝就位時所述定位凸環抵靠所述環形止動臺肩以阻止所述塞體沿所述引路管道的軸向向內移動。
優選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中,所述的三通管路結構進一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
設置在所述塞體與所述引路管道的內表面之間的密封圈;
設置在所述塞體與所述檢查口之間的密封圈;
設置在所述塞體與所述檢查蓋之間的密封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拓普天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拓普天品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183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