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鐵路軌距塊精鑄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17371.1 | 申請日: | 2013-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030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呂文軍;宋燦武;常偉朋;常洪;常運來;牛孟孟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市海龍精鑄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04 | 分類號: | B22C9/04;B22C9/20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時立新 |
| 地址: | 471935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鐵路 軌距 鑄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鐵路軌距塊精鑄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鐵路軌距塊精鑄時需要先制造出蠟模,制造蠟模所使用模具均為單模結構,一個模具一次只能加工一個,而且冷卻慢,這就存在生產效率低,也影響到鐵路軌距塊的產品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的鐵路軌距塊精鑄模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鐵路軌距塊精鑄模具,包括上模塊和下模塊,所述上模塊和下模塊之間合圍成至少一排的蠟模型腔,每排至少有一個蠟模型腔,所有蠟模型腔呈方形陣列均勻布置,所有蠟模型腔之間設有澆注通道,上模塊和下模塊之間設有與澆注通道連通的澆注管。
所述上模塊內設有位于所有蠟模型腔上方的上冷卻腔,上模塊前后兩側分別設有與上冷卻腔連通的上進水管和上出水管。
所述下模塊內設有位于所有蠟模型腔下方的下冷卻腔,下模塊前后兩側分別設有與下冷卻腔連通的下進水管和下出水管。
所述下模塊上表面設有定位銷,上模塊上設有與定位銷上下對應間隙配合的定位孔。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由于在上模塊和下模塊之間設置若干個蠟模型腔,通過澆注管和澆注通道向所有蠟模型腔內充入高溫液體蠟,凝固后就形成蠟模,這樣就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在對液體蠟進行冷卻時,冷水通過上進水管進入上冷卻腔對蠟模上部進行冷卻,通過上出水管排出,通過冷水也通過下進水管進入下冷卻腔對蠟模下部進行冷卻,通過下出水管排出,這樣就充分縮短了蠟模的凝固時間。定位銷和定位孔的配合,起到定位上模塊和下模塊的作用,防止上模塊和下模塊之間的水平移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鐵路軌距塊精鑄模具,包括上模塊1和下模塊2,所述上模塊1和下模塊2之間合圍成至少一排的蠟模型腔3,每排至少有一個蠟模型腔3,所有蠟模型腔3呈方形陣列均勻布置,所有蠟模型腔3之間設有澆注通道4,上模塊1和下模塊2之間設有與澆注通道4連通的澆注管5。圖中僅僅示意出一排蠟模型腔3。
上模塊1內設有位于所有蠟模型腔3上方的上冷卻腔6,上模塊1前后兩側分別設有與上冷卻腔6連通的上進水管7和上出水管8。下模塊2內設有位于所有蠟模型腔3下方的下冷卻腔9,下模塊2前后兩側分別設有與下冷卻腔9連通的下進水管10和下出水管11。下模塊2上表面設有定位銷12,上模塊1上設有與定位銷12上下對應間隙配合的定位孔13。
本實用新型由于在上模塊1和下模塊2之間設置若干個蠟模型腔3,通過澆注管5和澆注通道4向所有蠟模型腔3內充入高溫液體蠟,凝固后就形成蠟模,這樣就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在對液體蠟進行冷卻時,冷水通過上進水管7進入上冷卻腔6對蠟模上部進行冷卻,通過上出水管8排出,通過冷水也通過下進水管10進入下冷卻腔9對蠟模下部進行冷卻,通過下出水管11排出,這樣就充分縮短了蠟模的凝固時間。定位銷12和定位孔13的配合,起到定位上模塊1和下模塊2的作用,防止上模塊1和下模塊2之間的水平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市海龍精鑄有限公司,未經洛陽市海龍精鑄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1737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火保溫板材
- 下一篇:一種超細釩酸鉍的制作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