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低速攪拌灌漿一體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13315.0 | 申請日: | 2013-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133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07 |
| 發明(設計)人: | 林光明;肖杰;胡桂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光明 |
| 主分類號: | E02D15/02 | 分類號: | 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16 湖南省長沙***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速 攪拌 灌漿 一體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地基、邊坡、水壩、建筑等結構物灌漿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地基、邊坡、水壩、建筑等結構物灌漿施工的高-低速攪拌灌漿一體機。
背景技術
在土木工程技術領域,地基、邊坡、水壩、建筑物的加固處理往往需采用灌漿水泥漿液凝結加固的方式完成。灌漿水泥漿液凝結加固的方式主要包括錨桿灌漿、固結灌漿、回填灌漿及壓力注漿,都需要完成水泥漿及水泥砂漿的混合、攪拌、輸送及灌漿工藝流程,需要的設備則包括水泥砂漿攪拌機及灌漿泵。
現有技術中,灌漿設備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采用單獨的臥式或立式攪拌機制取水泥漿或水泥砂漿,再通過管道輸送到灌漿泵,這種方式受場地安裝限制、增加了中間輸送環節、設備成本、影響施工的方便性及施工效率,同時,由于其通過臨時連接管路一起工作,其對灌漿孔里的控制基本通過壓力表顯示人為確認,準確度差,而灌漿屬于隱蔽性工程,很難在事后對質量效果進行準確的評定,因而加強對過程的控制就十分必要,而此類設備對過程的控制受人為影響因素大,因此灌漿效果很難得到控制;第二類為在第一類基礎上,通過設置壓力計等實現對過程的監測,但壓力調節等還是需要人為調節,操作不方便,且設備依然為分散式,移動組裝等均不方便;第三類為自動化與集成化程度均較高的設備,但其生產成本較高,控制原理復雜,對使用者的專業技術要求高,需要專業人士操作使用,且其使用范圍也限定于某一特定領域,不能在現場廣泛應用。
因此,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成本低廉、自動化程度高的攪拌灌漿一體機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成本低廉、自動化程度高的攪拌灌漿一體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低速攪拌灌漿一體機,包括底架、攪拌系統、螺桿泵、配電控制箱,所述配電控制箱上設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裝有顯示屏,所述螺桿泵設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攪拌系統固定于底架上并與所述螺桿泵系統連通,所述螺桿泵位于所述攪拌系統下方,所述攪拌系統包括高速攪拌桶和低速攪拌桶,所述高速攪拌桶位于所述低速攪拌桶的側上方,所述高速攪拌桶頂面遠離所述低速攪拌桶一側設置有投料口;所述螺桿泵與灌漿孔管路連通;所述螺桿泵與灌漿孔管路中安裝有壓力與流量測試儀,所述低速攪拌桶通過出漿管與所述螺桿泵內部連通。
優選地,所述高速攪拌桶與所述低速攪拌桶連通處設置有第一閥門。
優選地,所述螺桿泵與所述灌漿孔之間管路上,從所述螺桿泵往所述灌漿孔方向依次連接有第一壓力傳感器、第一流量計、第二閥門。
優選地,所述灌漿孔與所述低速攪拌桶管路連通,并在該管路上從所述灌漿孔往所述低速攪拌桶方向依次設置有第三閥門、第二壓力傳感器、第二流量計、第四閥門。
優選地,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與所述第三閥門連接處設置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流量計與所述第二閥門連接處設置第二接口。
優選地,所述螺桿泵出口處與所述低速攪拌桶連通,并在該連通處設置有第五閥門。
優選地,在螺桿泵的出口處設置三通口,所述螺桿泵出口通過該三通口與所述低速攪拌桶、所述灌漿孔相通。
優選地,還包括防滑踏板,所述防滑踏板設置于所述投料口下方。
優選地,所述配電控制箱懸掛與所述高速攪拌桶的一側,并位于所述螺桿泵上方。
優選地,所述底架底部還設有移動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高-低速攪拌灌漿一體機,包括螺桿泵以及與之連通的攪拌系統,將攪拌、輸送灌漿功能集于一體,從而縮小了設備占地面積,減少了中間運輸環節,成本低廉,提高了施工效率;螺桿泵具有出漿連續均勻、壓力穩定,特別適用于高濃度的稠漿,選用螺桿泵作為灌漿泵,可以很好的達到灌漿要求;通過加入自動化控制裝置,使得自動化程度高的同時操作簡單,并有利于灌漿過程進行控制,提高灌漿質量。
在進一步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高速攪拌桶與所述低速攪拌桶連通處設置有第一閥門,從而控制漿液在兩者間的傳送,可以關閉第一閥門,預先通過高速攪拌桶制漿,再打開第一閥門,將漿液送入低速攪拌桶中攪拌儲存待用。
在進一步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螺桿泵與所述灌漿孔之間管路上,從所述螺桿泵往所述灌漿孔方向依次連接有第一壓力傳感器、第一流量計、第二閥門。
因此,在漿液在螺桿泵的驅動下進入灌漿孔的時候可以通過第一壓力傳感器進行壓力監控,通過第一流量計進行流量統計,通過第二閥門對漿液從螺桿泵出口流向灌漿孔進行通斷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光明,未經林光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133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