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池鉛頭燒焊設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012960.0 | 申請日: | 2013-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410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林松柏 | 申請(專利權)人: | 凱豊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0 | 分類號: | B23K37/00;G01B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燒焊 設備 | ||
1.一種電池鉛頭燒焊設備,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一是用以承載及傳送該電池及電極鉛頭的組合的輸送機構;?
一第一燒焊機組,是位在該輸送機構的上方,該第一燒焊機組包含:?
一第一機座;?
一第一位置調整機構,是安裝在該第一機座的相對二側;?
一第一間距調整機構,是連結該第一位置調整機構,且隨著該第一位置調整機構產(chǎn)生移動;?
二第一燒焊機,是各自結合該第一間距調整機構,且搭配該第一間距調整機構以調整彼此間距;?
一第一升降機構,是連接該第一機座,且用以帶動該第一機座作升降位移,使該第一燒焊機可接近或遠離該電池的電極鉛頭。?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鉛頭燒焊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第一檢測機組,該第一檢測機組位在該電池的移動方向上,該第一檢測機組具有二個可作升降位移用以檢測電池的電極鉛頭燒焊結果的第一檢測器。?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鉛頭燒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檢測機組是具有一第一框架結合一第一升降驅動器,二個第一檢測器安裝在該第一框架上,且該第一升降驅動器用以帶動該第一框架及該第一檢測器作升降位移。?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鉛頭燒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檢測器具有一第一檢測套件用以套接該電極鉛頭,該第一檢測套件上安裝一低位感測器及一高位感測器,該低位感測器與該高位感測器位在不同高度,且該電極鉛頭的端面介于該低位感測器及該高位感測器之間。?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鉛頭燒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上具有二個第一滑槽,且每一第一滑槽配置有一第一定位螺栓,該第一定位螺栓用以結合該第一檢測器。?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鉛頭燒焊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第二燒焊機組,該第二燒焊機組毗鄰該第一燒焊機組,該第二燒焊機組包含:?
一第二機座;?
一第二位置調整機構,是安裝在該第二機座的相對二側;?
一第二間距調整機構,是連結該第二位置調整機構,且隨著該第二位置調整機構產(chǎn)生移動;?
二第二燒焊機,是各自結合該第二間距調整機構,且搭配該第二間距調整機構以調整彼此間距;?
一第二升降機構,是連接該第二機座,且用以帶動該第二機座作升降位移,使該第二燒焊機可接近或遠離該電池的電極鉛頭。?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池鉛頭燒焊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第二檢測機組,該第二檢測機組位在該電池的移動方向上,該第二檢測機組具有二個可作升降位移用以檢測電池的電極鉛頭的燒焊結果的第二檢測器。?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池鉛頭燒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檢測機組是具有一第二框架結合一第二升降驅動器,二個第二檢測器安裝在該第二框架上,且該第二升降驅動器用以帶動該第二框架及該第二檢測器作升降位移。?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池鉛頭燒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檢測器具有一第二檢測套件用以套接該電極鉛頭,該第二檢測套件上安裝一低位感測器及一高位感測器,該低位感測器與該高位感測器位在不同高度,且該電極鉛頭的端面介于該低位感測器及該高位感測器之間。?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池鉛頭燒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上具有二個第二滑槽,且每一第二滑槽配置有一第二定位螺栓,該第二定位螺栓用以結合該第二檢測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凱豊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凱豊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1296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