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煤漿加熱泵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11073.1 | 申請日: | 2013-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672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田達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科工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04B15/02 | 分類號: | F04B15/02;F04B5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0064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煤漿 加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煤漿加熱泵送裝置,屬于管道輸送水煤漿技術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水煤漿屬于賓漢塑性體,其表觀黏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顯著降低。管道輸送水煤漿工程中,表觀黏度越低對于水煤漿泵送越有利,反之則非常不利。嚴重時動力泵會因水煤漿表觀黏度過高而發生堵塞現象,對整個輸送管道系統的正常和安全運行造成嚴重危害。?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煤漿加熱泵送裝置,可通過間接加熱水煤漿的方式使管道內水煤漿順利通過動力泵,徹底杜絕動力泵因水煤漿表觀黏度過高而發生堵塞現象。?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水煤漿加熱泵送裝置主要由動力泵入口管道、動力泵、動力泵出口管道、加熱套管、進熱水管、出冷水管、回流進水管、回流泵、閥門、熱量回收套管、回流出水管組成。所述動力泵入口管道和所述動力泵出口管道之間安裝有一所述動力泵。所述加熱套管和所述熱量回收套管分別套在所述動力泵入口管道和所述動力泵出口管道上,各自兩端均密封。所述加熱套管上靠近所述動力泵一端的上側裝有一所述進熱水管,遠離所述動力泵一端的下側裝有一所述出冷水管。所述加熱套管遠離所述動力泵一端的上側與所述回流進水管一端相連,所述熱量回收套管遠離所述動力泵一端上側與所述回流進水管另一端相連,所述回流進水管上裝有所述回流泵和所述閥門。所述熱量回收套管靠近所述動力泵一端的下側與所述回流出水管相連,所述回流出水管上裝有一所述閥門。所述加熱套管與所述動力泵入口管道之間的間隙內充滿熱水并加熱所述動力泵入口管道內的水煤漿,所述熱量回收套管與所述動力泵出口管道之間的間隙內充滿回流冷水并吸收經過所述動力泵后水煤漿的余熱,再經過所述回流出水管回到所述加熱套管中放熱。當余熱不足以回收時,同時關閉回流進水管上的回流泵和閥門以及回流出水管上的閥門。?
該水煤漿加熱泵送裝置的有益效果:通過加熱套管中熱水傳遞熱量加熱動力泵入口管道內的水煤漿,徹底杜絕動力泵因水煤漿表觀黏度過高而發生堵塞的現象。同時,熱量回收套管將經過動力泵后水煤漿的余熱回收,節省了能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煤漿加熱泵送裝置的示意圖。?
上述圖中標號說明如下:?
1、動力泵入口管道???2、動力泵道????????3、動力泵出口管道????4、加熱套管?
5、進熱水管?????????6、出冷水管????????7、回流進水管????????8、回流泵?
9、閥門????????????10、熱量回收套管???11、回流出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煤漿加熱泵送裝置由動力泵入口管道1、動力泵2、動力泵出口管道3、加熱套管4、進熱水管5、出冷水管6、回流進水管7、回流泵8、閥門9、熱量回收套管10、回流出水管11組成。?
所述動力泵入口管道1和所述動力泵出口管道3之間通過法蘭連接裝有一所述動力泵2。所述加熱套管4和所述熱量回收套管10分別套在所述動力泵入口管道1和所述動力泵出口管道3上,各自兩端均通過焊接方式密封。所述加熱套管4上靠近所述動力泵2一端的上側焊接裝有一所述進熱水管5,遠離所述動力泵2一端的下側焊接裝有一所述出冷水管6。所述加熱套管4遠離所述動力泵2一端的上側與所述回流進水管7一端焊接相連,所述熱量回收套管10遠離所述動力泵2一端上側與所述回流進水管7另一端焊接相連。所述回流進水管7上裝有所述回流泵8和所述閥門9。所述熱量回收套管10靠近所述動力泵2一端的下側與所述回流出水管11焊接相連。所述回流出水管11上裝有一所述閥門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科工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未經中煤科工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1107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