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鉚接零部件制造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07788.X | 申請日: | 2013-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764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乾峰;顧石成;陳華軒;陳守亮;楊定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凱蒂亞半導體制造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9/00 | 分類號: | B21D39/00;B21D43/00;B21D37/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馬明渡 |
| 地址: | 21512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鉚接 零部件 制造 裝置 | ||
1.一種鉚接零部件制造裝置,包括機架、下壓驅動裝置(1)和工件承載平臺(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下壓機構、夾爪機構和夾爪推動機構(3);
所述機架包括豎架(4)和豎架(4)上的支撐平臺(5),所述下壓驅動裝置(1)安裝于支撐平臺(5)上,下壓驅動裝置(1)的驅動端朝下伸出;
所述下壓機構包括第一下壓部(6)、第二下壓部(7)、阻擋部(8)、第一限位部(9)和第二限位部(10),其中第一下壓部(6)固定在所述下壓驅動裝置(1)的驅動端上;所述第二下壓部(7)位于第一下壓部(6)的下方且兩者上下滑動連接,在滑動至第二下壓部(7)脫離第一下壓部(6)位置處第二下壓部(7)經阻擋部(8)懸掛于第一下壓部(6)上;
所述第二下壓部(7)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9),第一限位部(9)位于支撐平臺(5)上方,當第一限位部(9)下行至接觸支撐平臺(5)時第二下壓部(7)相對于支撐平臺(5)的向下運動受到限制;
在第一下壓部(6)與第二下壓部(7)之間設有所述第二限位部(10),在第一下壓部(6)與第二下壓部(7)經第二限位部(10)接觸時,第一下壓部(6)相對于第二下壓部(7)的向下運動受到限制;
所述夾爪機構包括兩個抓臂(11),這兩個抓臂(11)均鉸接在第二下壓部(7)上,兩抓臂(11)能夠繞第二下壓部(7)上的鉸接軸在一抓取位置和一釋放位置之間擺動;所述夾爪推動機構(3)位于第一下壓部(6)上,用以推動兩抓臂(11)由釋放位置朝向抓取位置擺動;在兩抓臂(11)和第二下壓部(7)之間作用有一彈性件(12),以使兩抓臂(11)由抓取位置回復至釋放位置;
所述工件承載平臺(2)位于夾爪機構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壓驅動裝置(1)為油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壓部(7)經一彈簧連接一工件固定治具(13),該工件固定治具(13)的外形與待制造的鉚接零部件配合,用以在工作時撓性限制鉚接零部件的上下晃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于支撐平臺(5)上的品種切換氣缸(14)和若干高度不同的定位螺栓(15),該品種切換氣缸(14)安裝于支撐平臺(5)上,定位螺栓(15)滑動連接于支撐平臺(5)上,每一定位螺栓(15)均可由品種切換氣缸(14)驅動運行至與第一限位部(9)配合的位置,以使在第二下壓部(7)相對于支撐平臺(5)處于不同高度位置處第二下壓部(7)相對于支撐平臺(5)的向下運動受到限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抓臂(11)均是中部鉸接在第二下壓部(7)上,且均上端鉸接一凸輪(16);
所述夾爪推動機構(3)為一頂針(17),該頂針(17)上端固定于第一下壓部(6)上,下端呈圓錐形;
當第一下壓部(6)相對于第二下壓部(7)下行,頂針(17)朝向兩抓臂(11)運動使頂針(17)的下端插入兩抓臂(11)上端之間,兩抓臂(11)上端的凸輪(16)經頂針(17)的圓錐形下端推動,帶動兩抓臂(11)由釋放位置朝向抓取位置擺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壓部(6)與第二下壓部(7)之間作用有一壓簧(18),該壓簧(18)沿豎直方向作用,且該壓簧(18)處于壓縮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凱蒂亞半導體制造設備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凱蒂亞半導體制造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07788.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彎管型芯抽芯機構
- 下一篇:氨基酸注射液的生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