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庫智能管理物聯網服務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06523.8 | 申請日: | 2013-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324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徐建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路路通網絡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40 | 分類號: | G06F17/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庫 智能 管理 聯網 服務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化監控設備,尤其是涉及水庫智能管理物聯網服務器。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穩步發展,國家對水資源利用和監控的力度逐年加大。對于國家現在水資源地域性、季節性分布的差異所引發資源利用的不科學性和所相應引發的自然災害,政府提出了利用現代化手段管理水資源的要求。計算機網絡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絡是按照網絡協議,將地球上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相互連接的集合。連接介質可以是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載波或通信衛星。計算機網絡具有共享硬件、軟件和數據資源的功能,具有對共享數據資源集中處理及管理和維護的能力。自動化技術指實現機器設備、系統或過程(生產、管理過程)在沒有人或較少人的直接參與下,按照人的要求,經過自動檢測、信息處理、分析判斷、操縱控制,實現預期的目標的技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適用性強,模塊化設計,產品更新方便的水庫智能管理物聯網服務器。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水庫智能管理物聯網服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CPU芯片、與CPU芯片連接的將光信號轉為電信號的光電隔離模塊、與光電隔離模塊連接的信號采集模塊、與光電隔離模塊連接的脈沖量采集模塊、與光電隔離模塊連接的RS485總線、與CPU芯片連接的VGA接口、以及給CPU芯片和所有模塊供電的電源。
在上述的水庫智能管理物聯網服務器,所述信號采集模塊包括兩路分別與光電隔離模塊連接的第一信號采集電路和第二信號采集電路;所述第一信號采集電路和第二信號采集電路的采集電流為4~20mA。
在上述的水庫智能管理物聯網服務器,所述脈沖量采集模塊包括兩路分別與光電隔離模塊連接的第一脈沖量采集電路和第一脈沖量采集電路。
在上述的水庫智能管理物聯網服務器,還包括一個用于遠程通訊的GPRS模塊,所述GPRS模塊與所述CPU芯片連接。
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1.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噪聲較小且完全實用;2.適用性強,模塊化設計,產品更新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2為水位計采集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3為RS485通信接口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包括CPU芯片、與CPU芯片連接的將光信號轉為電信號的光電隔離模塊、與光電隔離模塊連接的信號采集模塊、與光電隔離模塊連接的脈沖量采集模塊、與光電隔離模塊連接的RS485總線、與CPU芯片連接的VGA接口、以及給CPU芯片和所有模塊供電的電源。
信號采集模塊包括兩路分別與光電隔離模塊連接的第一信號采集電路和第二信號采集電路;所述第一信號采集電路和第二信號采集電路的采集電流為4~20mA。
脈沖量采集模塊包括兩路分別與光電隔離模塊連接的第一脈沖量采集電路和第一脈沖量采集電路,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一個用于遠程通訊的GPRS模塊,所述GPRS模塊與所述CPU芯片連接。
本裝置中的信號采集模塊和脈沖量采集模塊中的不局限與兩個電路,可以有多個,將信號采集電路和脈沖量采集電路安裝在被測區域,工作時,由信號采集模塊采集現場水位、風力、風向、溫度、氣壓等傳感器的數據;脈沖量采集模塊采集雨量計的數據,采集的信號經過光電隔離模塊將光信號和電信號分隔后經過CPU芯片處理,CPU芯片將處理后的光信號轉換成視頻通過VGA接口輸出,將電信號經過分析處理后通過GPRS模塊遠程將數據傳輸出去。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路路通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路路通網絡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0652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粘質沙雷氏菌及其應用
- 下一篇:一種甘蔗組培苗生根培養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