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盲人用飲水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04786.5 | 申請日: | 2013-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530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雪 |
| 主分類號: | F24H9/20 | 分類號: | F24H9/2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 地址: | 409100 重慶市石***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盲人 飲水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生活日用品,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盲人用飲水機。
背景技術
根據調查表明,盲人人數在全世界的比重為千分之五,加上患有白內障,眼疾,因上了年齡而導致視力較弱的人群,這是一個龐大的特殊人群。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和關心猶顯重要。現在的取水器或飲水機沒有防止水溢出水杯的功能,這樣,盲人在取水時,無法確定杯子中的水量,容易造成水溢出水杯,既浪費水,盲人也容易被熱水燙傷,給盲人取水帶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水量提醒功能的盲人用飲水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盲人用飲水機,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為臺階面,在底座(1)的高臺階面上放置有箱體(2),箱體(2)朝向低臺階面一側伸出有出水管(3),在出水管(3)上安裝有開關(4);在底座(1)的低臺階面上開有安裝腔(5),該安裝腔(5)朝向高臺階面一側開有縱向的槽口;在所述安裝腔(5)上部設有托盤(6),該托盤(6)的上端托有水杯(7),托盤(6)的下端面固定有安裝支耳(8),該安裝支耳(8)的下端鉸接有直桿(9),直桿(9)的另一端穿過安裝腔(5)的槽口伸入到底座(1)高臺階部的內腔中,直桿(9)的中部由固定在底座(1)內腔中的支撐座(15)支撐,并在直桿(9)另一端的下面懸掛平衡塊(10),該平衡塊(10)的下端與底座(1)接觸,在直桿(9)另一端的上部設置有下接觸片(11),在下接觸片(11)的上方設有上接觸片(12),該上接觸片(12)與底座(1)的內腔壁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外側壁上裝有喇叭(13),該喇叭(13)分別與上觸片(12)和裝在底座(1)內腔中的電池(14)通過電路連接,下觸片(11)也通過電路與電池(14)相連。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通過在底座的高臺階面放置箱體,在底座低臺階面的安裝腔內設置托盤,并且托盤下端的安裝支耳與直桿的一端鉸接,直桿的另一端掛平衡塊,而直桿的中部由支撐座支撐,這樣由托盤、直桿、支撐座和平衡塊形成一個杠桿,托盤和平衡塊分別位于杠桿的兩端,當水杯內無水或少量水的情況下,在平衡塊的拉動下,托盤及上端的水杯由直桿托起;當水杯內接水到半杯時杠桿左右平衡,托盤及水杯向下運動,而平衡塊吊起。位于直桿另一端上部的下觸片也向上移動,并和固定在底座內腔中的上觸片接觸,實現喇叭和電池的電路接通,喇叭發聲,提示盲人關閉出水管開關。這樣,盲人就可以通過聲音來判斷水杯內接水何時接到一半并關上開關,從而大大方便了盲人的取水,避免盲人取水時因水量無法控制而產生溢杯的情況。
所述支撐座(15)的上端設有開口向上的開口槽,該開口槽的槽底為兩邊低中間高的弧形面,所述直桿(9)的中部放在支撐座(15)上端的開口槽中。這樣,開口槽支撐起直桿,當直桿繞著支撐座產生轉動時,其轉動流暢,沒有卡角。
在所述托盤(6)的下方設置有底柱(16),底柱(16)固定在安裝腔(5)的底部,并且底柱(16)的上端與托盤(6)下端的安裝支耳(8)存在一定的距離。這樣,當水杯內的水接到半杯時,杠桿平衡,托盤下移后能由底柱支撐住,防止水杯中接水量多時,使杠桿另一端的下接觸片和上接觸片之間因壓力過大而壓壞。
所述開關(4)的高度為10-15cm。這樣,開關的操作部與出水管出水口的高度就會有一定的距離,避免盲人在關水操作時碰到出水管的出水。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托盤、直桿、支撐座和平衡塊形成一個杠桿,并在杠桿的平衡塊所在端與喇叭及電池形成一個合/斷電路,這樣,當水杯內接水到半杯時杠桿左右平衡,喇叭和電池的電路接通,喇叭發聲,提示盲人關閉出水管開關。盲人就可以通過聲音來判斷何時關上開關,從而大大方便了盲人的取水,避免盲人取水時水量無法控制而產生溢杯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雪,未經陳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0478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