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后張預應力構件波紋管穿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04515.X | 申請日: | 2013-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904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吳少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少強 |
| 主分類號: | E04G21/12 | 分類號: | E04G21/12 |
| 代理公司: | 甘肅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劉繼春 |
| 地址: | 730070 甘肅省蘭州市***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應力 構件 波紋管 束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用施工機械,具體的是一種應用于后張預應力構件預埋管施工時的施工機械,特別是一種后張預應力構件波紋管穿束裝置。
背景技術
后張法預應力施工首先就是按照施工圖紙要求的索型埋設預埋管,形成孔道,最后穿鋼束進行張拉,預埋管是塑料波紋管。目前穿束分為單根穿束和整股穿束,單根穿束主要依靠人力或小型卷揚機將鋼絲繩穿過預埋管,將鋼絞線固定,借助外力穿過預埋管,具有穿束阻力較小的優點,但工作效率低,鋼絞線之間相互交纏,最終張拉時極易產生應力分布不均的現象;整股穿束是將所穿的鋼絞線一起穿過預埋管,雖然工作效率較高,但穿束阻力較大,一般需借助小型卷揚機,在施工現場卷揚機的固定較為困難。
專利申請號201220626412.2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涉及一種后張預應力塑料波紋管穿管機,本實用新型可與后張預應力塑料波紋管穿管機配套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穿束效率高,無需使用卷揚機的后張預應力構件波紋管穿束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后張預應力構件波紋管穿束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穿束裝置包括動力部分、傳動部分與工作部分;工作部分包括螺旋拉力器、變向傳力器與鋼絞線集束器;變向傳力器一端與螺旋拉力器連接、另一端與鋼絞線集束器連接;螺旋拉力器與傳動部分連接,傳動部分另一端與動力部分連接。
動力部分與傳動部分的結構相同于專利申請號201220626412.2實用新型名稱為后張預應力塑料波紋管穿管機的動力部分與傳動部分。傳動部分包括數節通過銷軸相連的傳動節,每段傳動節包括萬向節和連接節,萬向節通過銷軸與連接節連接;前段萬向節與工作部分連接,后段萬向節與動力部分連接。
螺旋拉力器外表面設有螺旋凹槽,螺旋凹槽與塑料波紋管螺紋的形狀規格相適配。通過傳動部分傳來的轉矩旋轉與波紋管的螺紋咬合產生前進或后退的力,通過變向傳力器傳遞到鋼絞線集束器。
變向傳力器包括拉桿、連接蓋、傳力盤與推力軸承;拉桿一端設有變向球,拉桿另一端與連接蓋連接,連接蓋設有容腔,傳力盤和推力軸承嵌于容腔內。
當螺旋拉力器旋轉移動時,拉桿、傳力盤只是跟隨螺旋拉力器移動,而不旋轉;拉桿設有的變向球,當拉桿穿過鋼絞線集束器的變徑通孔時會被卡住,可以實現變向傳力的作用。
鋼絞線集束器采用開口內錐孔設計,通過夾片將鋼絞線錨固,方便安裝和拆卸。
使用時,先確定欲穿鋼絞線的長度,將傳動部分的長度超過欲穿長度2m左右,前段萬向節與工作部分的螺旋拉力器連接,后段萬向節與動力部分連接。動力部分為傳動部分與工作部分提供轉矩,動力部分具有正反轉和快慢轉功能,使用現有技術即可;傳動部分通過銷軸將連接節和萬向節逐節連接起來,不僅可以將動力傳遞到指定的位置,而且可以滿足各種曲線管道的穿束工作;將連接好的螺旋拉力器對準欲穿束的波紋管口,旋轉使其旋入波紋管內,直至從管道另一端旋出,將事先連接好的變向傳力器和鋼絞線集束器通過螺栓與螺旋拉力器相連,然后將欲穿鋼絞線逐根放入開口內錐孔用夾片固定,將防護罩套上,開動設備使其反轉,由于穿束工作一般是在構件混凝土硬化后進行,所以依靠螺旋拉力器旋轉的螺紋與管壁的內螺紋咬合產生的拉力足以克服穿束時的阻力,無需尋找外力支撐點;等到螺旋拉力器旋出后,取出夾片,就可以張拉鋼絞線了。
本實用新型為后張預應力構件波紋管穿束裝置,為穿束工作提供了一種工具,與后張預應力塑料波紋管穿管機可以共用同一套傳動部分和動力部分,解決了目前后張預應力穿束工作效率低,使用卷揚機需尋找可靠支撐點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依靠動力部分提供的轉矩傳遞給螺旋拉力器,螺旋拉力器旋轉的外螺紋與管壁的內螺紋咬合產生的拉力克服穿束阻力,完成穿束工作,無需為設備尋找外力支撐點;結構簡單,穿束效率高,并可與后張預應力塑料波紋管穿管機共用同一套傳動部分和動力部分。
附圖說明
圖1是工作部分的螺旋拉力器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面圖;
圖3是圖1的B-B剖面圖;
圖4是工作部分的鋼絞線集束器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C-C剖面圖;
圖6是圖4的F-F剖面圖;
圖7是圖4的D-D剖面圖;
圖8是工作部分的變向傳力器結構示意圖;
圖9是工作部分的拉桿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工作部分的連接蓋結構示意圖;
圖11是圖10的J-J剖面圖;
圖12是圖10?的K-K剖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少強,未經吳少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0451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嬰兒鞋襪
- 下一篇:輪胎定型硫化機后充氣對中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