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卸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01565.2 | 申請日: | 2013-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121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07 |
| 發明(設計)人: | 周春懷;姚金鋒;權占營;郭沙;楊小耀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市河之陽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65/23 | 分類號: | B65G65/23;B65G69/12 |
| 代理公司: | 洛陽市凱旋專利事務所 41112 | 代理人: | 陸君 |
| 地址: | 471012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卸料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卸料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顆粒或粉末狀物料的自動卸料裝置。
【背景技術】
已知的,在塑料加工過程中通常要用到塑料共混設備,而目前的塑料共混設備通過自動化和密閉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從而大幅度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了生產環境,但是目前塑料共混設備中的自動上料裝置主要是針對大批量、單一品種材料的生產,對于象色母粒、阻燃塑料的生產并不適合,目前現有塑料共混設備的上料主要通過如下兩種方式實現:一種是采用真空吸料機,其適合顆粒材料的輸送,針對含有粉末的體系就會產生分層,同時會使粉末材料飛出系統,形成污染;另一種是螺桿旋轉輸送,螺桿旋轉輸送時如果輸送的組分中含有較高含量的無機粉末,容易產生塞料,將螺桿扭斷;上述兩種上料方式均不適合既有顆粒又有粉末等添加劑的混合物,這是因為上述自動上料裝置的生產線長而且密閉,對于經常切換生產材料的小品種改性材料,在每次切換時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浪費極為嚴重,目前本領域人員為了實現對塑料共混設備不間斷供料,通常采取傳統人工高混,即通過人工將混配好的原料搬運到造粒機的上料平臺,然后再將混配好的原料倒入造粒機的上料斗內,通過人工搬運的方式實現對塑料共混設備不間斷供料,不僅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強度,而且無法保證操作工人的人身安全。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卸料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兩懸臂之間設置料筒,并通過電機帶動料筒圍繞設置在兩懸臂上的固定座旋轉,進而實現自動卸料的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安全、生產效率高等特點,特別適合經常切換生產材料的小品種改性材料,在每次切換時即省時又省力,大大降低了物料的浪費等。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動卸料裝置,包括料筒、固定座、懸臂、減速機、電機、安裝板和芯軸,在所述安裝板的一側面間隔設有兩個懸臂,所述兩懸臂的一端通過螺栓緊固或焊接在安裝板上,在兩個懸臂另一端的上部面上分別設有固定座,在每個固定座內孔的兩端分別設有軸承,所述每個軸承分別通過左端蓋和右端蓋固定在固定座的內孔中,在兩個固定座之間設有料筒,在所述料筒外緣面的中部分別設有兩個向外延伸的芯軸,所述兩芯軸為一字型排列,兩個芯軸的端部分別穿過兩固定座兩端設置的軸承并圍繞固定座做旋轉運動,所述兩個芯軸中的其中一個芯軸端部穿過固定座后通過平鍵或花鍵連接減速機的動力輸出端,所述減速機的動力輸入端端部通過電機安裝座設有電機,所述電機通過聯軸器連接減速機動力輸入軸,所述電機通過電線連接控制系統,在料筒的前下部設有篩分機構形成所述的自動卸料裝置。
所述的自動卸料裝置,所述安裝板另一側面的兩端分別設有至少兩個向外延伸的滑輪安裝桿,所述每個滑輪安裝桿的端部分別設有滑輪。
所述的自動卸料裝置,所述安裝板的上部面上設有提升機構。
所述的自動卸料裝置,所述篩分機構中兩連接板分別固定在兩懸臂下部面上,在兩連接板之間設有篩分板,所述篩分板與連接板通過緊固螺栓連接或直接焊接為一體。
所述的自動卸料裝置,所述篩分板為板型結構,在篩分板的中部設有向下凹陷的臺階,在所述臺階的底部設有復數個通孔。
所述的自動卸料裝置,所述篩分板的另一結構為圓環形結構,在圓環形結構的中部設有鋼絲紗窗。
所述的自動卸料裝置,所述安裝板的外形為方形或菱形或平行四邊形或多角形。
所述的自動卸料裝置,所述料筒的外形為圓形或方形或橢圓形或多角形。
所述的自動卸料裝置,所述減速機設置在固定板的上部面上,所述固定板連接懸臂的外側面。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自動卸料裝置,通過在兩懸臂之間設置料筒,并通過電機帶動料筒圍繞設置在兩懸臂上的固定座旋轉,進而實現自動卸料的實用新型目的,同時通過料筒前下部設置的篩分機構,可以較好的實現對物料的粒度分級,大大提高了生產產品的質量,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安全、生產效率高等特點,特別適合經常切換生產材料的小品種改性材料,在每次切換時即省時又省力,大大降低了物料的浪費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料筒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動力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電機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固定座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市河之陽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洛陽市河之陽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0156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