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氣流紡紗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757014.3 | 申請日: | 2013-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664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T·維德;C·賽沙伊爾;R·維爾納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若德國兩合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H5/28 | 分類號: | D01H5/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黨曉林;王小東 |
| 地址: | 德國雷***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流 紡紗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生產紗線的氣流紡紗裝置,在氣流紡紗裝置中,利用牽伸裝置牽伸紗條,之后將紗條輸送給氣流紡紗機組以產生紗線加捻,從氣流紡紗機組將所述紗條抽出并將其卷繞到交叉卷繞筒子上。
背景技術
在市場上建立的傳統(tǒng)的紡織方法例如環(huán)錠紡紗、緊密和轉子紡紗關于其生產能力幾乎都達到了方法特定的極限。通過在原本的紡紗過程中使用空氣用于配置捻度的機械組件特別應該被取消,而替代地使用氣動裝置。
對于氣流紡紗來說,在總牽伸較高且生產速度較快的情況下,紗條在牽伸裝置中被牽伸至最終纖度。在牽伸裝置的輸出羅拉之間漏出的紗條通過噴絲頭進入空心紡紗錠子的喂入口。在紗條進入紡紗錠子時,自由紗線端部利用循環(huán)氣流纏繞紡紗錠子的錐形錠子頭并在將紗線拉入錠子期間螺旋形卷繞所謂的包芯纖維。包芯纖維與所謂的包絡纖維一起構成新的紗線,該新的紗線被退繞、由清紗器對其監(jiān)控,必要時將其清潔并且卷繞起來。
為了可以生產高質量、氣流紡織的紗線,在氣流紡紗機組前方直接安裝牽伸裝置具有特別的意義。在此可以得到變細和進一步平行的細紗。目的是,生產盡量均勻的紗條,以便由此可以紡織出盡量均勻的紗線。
在牽伸裝置中通常設有多個前后排列的羅拉對。每個羅拉對都包括下羅拉和上壓輥。紗條通過羅拉對被輸送給氣流紡紗機組。因為羅拉對的圓周速度沿紗線行進方向而增大,所以存在所謂的牽伸。沿紗線行進方向觀察,最后的兩個羅拉對構成主牽伸區(qū);之前的部分構成預牽伸區(qū)。通常牽伸裝置配有一個或兩個預牽伸區(qū),它們相應被描述為三羅拉牽伸裝置或者說四羅拉牽伸裝置。
在牽伸裝置后方,紗條中的質量變化可能不再平衡,紗線中又出現質量變化。此外,已經很少給牽伸過程帶來負面影響的,例如由于牽伸裝置輸出羅拉的旋轉速度出現的氣流使得單獨的纖維偏離紗條,部分甚至脫離紗條,因而影響了紗線質量。這種惡化的情況與紡紗速度的提高不成比例地增加。
DE10?2005?022?186?A1描述了一種生產氣流紡織紗線的方法,其中,將已具有較低捻度的錠翼粗紗喂給牽伸裝置。附加地,還可以通過錠翼粗紗的牽伸裝置輸出羅拉在主牽伸區(qū)中的特定設置方式來配置輕度假捻。
DE195?26?048?A1公開了一種紡紗機,其中,沿紗線行進方向在紡紗機組后方設有包括兩個空心羅拉的假捻機構。在此,給已經完成紡紗的紗線配置捻度,由此應當可以紡織出發(fā)毛程度較低的、緊密且均勻的細紗。
DE20?42?387?A1說明了一種生產短纖維紗線的裝置和方法,短纖維紗線通過整體橫截面具有捻度結構。錠翼粗紗牽伸至最終紗線纖度之后,利用加捻機構實施統(tǒng)一且連續(xù)的捻度配置。此處的特征在于,捻度配置在負牽伸區(qū)內實施,負牽伸區(qū)沿紗線行進方向被設在僅具有正牽伸的已知牽伸裝置的后方。所制成的紗線根據典型方法具有“螺旋疵”;這種現象在配置捻度之后出現,這是因為在其他捻縮時一些細紗組解捻。為了消除這種情況,后續(xù)將進行另一個所謂的后牽伸過程。
EP1?853?755?B1公開了一種無錠翼紡紗方法以及一種具有牽伸裝置的裝置,以便不使用錠翼即可生產纖細的直至小于10tex的非常纖細的紗線。利用通常設在精紡準備工序中的第一牽伸裝置生產小于2.5ktex的細薄紗條。根據該發(fā)明為紗條配置每米五捻或更多捻度的保護捻,從而阻止在輸送和繼續(xù)加工期間,當將紗條拉入第二牽伸裝置或氣流紡紗機組時出現意外牽伸。
根據現有技術的裝置和方法被證實具有以下缺點:
DE10?2005?022?186?A1描述了一種輸出羅拉彼此的設置方式,其中,輸出羅拉對磨損的特別快。此外通過這種設置方式只能配置統(tǒng)一的捻度。不僅根據DE195?26?048A1,而且根據DE20?42?387?A1都在紗條已經牽伸至最終紗線纖度之后,才實施捻度配置。由此不能令人滿意地解決纖維偏離和部分脫離紗條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任務在于推薦一種裝置,其尤其通過基于牽伸裝置輸出羅拉形成的氣流將出現的纖維偏轉降至最低程度。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在所述牽伸裝置的預牽伸區(qū)內設有假捻機構,所述假捻機構按照交替的加捻方向配置紗條捻度,之后,所述紗條在主牽伸區(qū)內被牽伸至紗線纖度并被輸送給所述氣流紡紗機組。通過不斷更換加捻方向而逐步得到被喂入主牽伸區(qū)并導致所需改進的加捻。通過該加捻使得紗條更緊湊,邊紗也隨同進入中間。由此阻止了單獨的纖維通過氣流在輸出羅拉對的夾持間隙前偏離紗條。因此改進了紗線的均勻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若德國兩合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索若德國兩合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5701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噴氣清種組合槽輪精密排種器
- 下一篇:一種USB的加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