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氣滯血瘀證原發性痛經的中藥制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55511.X | 申請日: | 2013-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210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潘學洪;趙國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學洪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 | 分類號: | A61K36/896;A61P15/00;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2500 山東省青州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氣滯 血瘀證 原發性 痛經 中藥 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氣滯血瘀證原發性痛經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痛經指的是婦女月經期或月經前后,周期性地出現小腹部疼痛或痛至腰骶,嚴重者則可導致劇烈疼痛引發昏厥。臨床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痛經兩大類型。原發性痛經常見于青春期少女月經第一次來潮后2-3年以內,以及年輕尚未生育的婦女,生殖器官未發生器質性病變。關于原發性痛經的治療,西醫學以對癥止痛為主,常選用非備體類抗炎藥如消炎痛、阿斯匹林、布洛芬等,近期止痛療效肯定,但藥物依賴性強,長期反復服用易致胃腸道不適、頭痛、眩暈等副反應,易耐藥,遠期療效尚待進一步研究,因而常不能被患者普遍接受。而中醫藥治療原發性痛經采用辨證論治的方法,標本兼顧,綜合治療,防治并施,療效顯著,而且無明顯毒副作用,通過調經止痛而治病,此乃中醫婦科的優勢所在,尤其在鞏固療效方面有很大優勢,還能有效消除或改善伴隨癥狀,解除患者的精神、心理壓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氣滯血瘀證原發性痛經的中藥組合物。祖國醫學認為原發性痛經病機不外乎氣血運行不暢,胞宮經血流通障礙,以致“不通則痛”;或胞宮沖任失于濡養,以致“不榮而痛”。其病位在沖任、胞宮,變化在氣血,表現為痛證。因此辯證治療氣滯血瘀證原發性痛經應以行氣化瘀止痛為主。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該治療氣滯血瘀證原發性痛經的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山海棠3-9份、飯團根15-25份、野素馨20-25份、東風菜根18-24份、龍船花根30-40份、金納香3-9份、護心草12-30份、七里香9-15份、牛尾菜9-15份、八月札15-25份。
優選的:山海棠6份、飯團根20份、野素馨23份、東風菜根21份、龍船花根35份、金納香6份、護心草20份、七里香12份、牛尾菜12份、八月札20份。
制備方法將上述中藥水煎制成湯劑。
方中:山海棠、飯團根理氣止痛、活血化瘀;野素馨行氣止痛、活血;東風菜根行氣止痛、活血祛風;龍船花根降氣止痛、活血通絡;金納香行氣活血調經;護心草行氣調經養血;七里香活血化瘀調經;牛尾菜補氣、舒筋活絡、活血;八月札疏肝理氣、活血止痛、除煩利尿。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收集2008年3月-2010年12月期間,在我院婦科門診就診,確診為氣滯血瘀型原發性痛經的患者,共42例,患者的年齡15-31歲,病程1-9年。
2.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經期或經期前后出現持續性或陣發性下腹疼痛,常伴有腰骶酸痛、面色發白、出冷汗、惡心、嘔吐、或腹瀉、四肢厥冷等,并隨月經周期發作,連續3次以上;經婦科檢查或B超檢查生殖系統無明顯器質性病變;排除因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腺病等疾病引起的痛經。
中醫證型診斷標準主癥:經期或經期前后小腹脹痛拒按。次癥:經血量少;經行不暢;經色紫黯有塊,塊下痛減;經前乳房脹痛,胸悶不舒;舌象:舌紫黯或有瘀點,苔薄白;脈象:脈弦或弦滑。
3.治療方法本組患者服用本發明所述中藥制劑,稱取山海棠6g、飯團根20g、野素馨23g、東風菜根21g、龍船花根35g、金納香6g、護心草20g、七里香12g、牛尾菜12g、八月札20g,水煎制成湯劑,1劑/次,2次/日。第1周期于月經第1天服用,連服5天,第2、3周期于經前5天開始服用,連服10天。連續用藥3個月經周期,停藥后隨訪3個周期。
4.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臨床痊愈:腹痛及其余癥狀全部消失。(2)顯效:腹痛及其余癥狀明顯減輕。(3)有效:腹痛及其余癥狀減輕。(4)無效:腹痛及其余癥狀無改變者。
5.治療效果連續用藥3個月經周期,停藥后隨訪3個周期后觀察療效。其中痊愈20例(47.6%),顯效11例(26.2%),有效10例(23.8%),無效1例(2.4%),總有效率97.6%。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和有臨床意義的異常理化檢查指標,臨床應用較安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稱取山海棠6g、飯團根20g、野素馨23g、東風菜根21g、龍船花根35g、金納香6g、護心草20g、七里香12g、牛尾菜12g、八月札20g,將上述中藥水煎成湯劑。
實施例二:稱取山海棠9g、飯團根15g、野素馨25g、東風菜根24g、龍船花根40g、金納香3g、護心草30g、七里香9g、牛尾菜15g、八月札15g,將上述中藥水煎成湯劑。
實施例三:稱取山海棠3g、飯團根25g、野素馨20g、東風菜根18g、龍船花根30g、金納香9g、護心草12g、七里香15g、牛尾菜9g、八月札25g,將上述中藥水煎成湯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學洪,未經潘學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5551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