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BFSK調制電路、方法以及超再生接收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54209.2 | 申請日: | 2013-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1627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6 |
| 發明(設計)人: | 虞小鵬;劉哲;譚年熊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萬高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7/10 | 分類號: | H04L2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寶筠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bfsk 調制 電路 方法 以及 超再生接收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電路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BFSK調制電路、方法以及超再生接收機。
背景技術
目前,超再生接收機多采用OOK的調制方式,根據輸入信號幅度的不同,超再生振蕩器間歇振蕩建立的時間就相應不同,從而確定輸入信號為“1”或者“0”。而BFSK的調制方式可以提高數據傳輸速率和抗噪聲性能。
現有的BFSK超再生接收機利用LC諧振電路和振蕩器,每次輸入信號來臨時,LC諧振電路在fH和fL之間相互轉換,振蕩器會分別建立兩次振蕩,兩次振蕩建立時間是不同的,所用時間短的對應頻率就是輸入信號的頻率。在實際電路中,建立時間的值是通過整流電路轉換為電壓進行比較,所以最終輸入信號的頻率就是產生了最大的整流電壓所對應的諧振頻率。
但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LC諧振電路要不斷的改變諧振頻率,每次輸入信號來臨時,振蕩器要間歇振蕩兩次,如果輸入信號中摻雜了無規律的噪聲信號,那么噪聲信號對兩次振蕩的影響是不同的,這樣就導致建立時間的比較結果不準確,電路穩定性差。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BFSK調制電路、方法以及超再生接收機,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由于輸入信號中摻雜了無規律的噪聲信號,導致建立時間的比較結果不準確,電路穩定性差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BFSK調制電路,包括:第一振蕩電路、第二振蕩電路以及比較電路,
所述第一振蕩電路接預設輸入信號,并根據第一諧振頻率產生第一電壓信號;
所述第二振蕩電路接所述預設輸入信號,并根據第二諧振頻率產生第二電壓信號;
所述比較電路用于比較所述第一電壓信號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電壓信號,如果是,則確定所述第一諧振頻率為所述輸入信號的頻率,如果否,則確定所述第二諧振頻率為所述輸入信號的頻率。
優選的,所述第一振蕩電路包括:第一LC諧振電路、第一振蕩器以及第一整流器;
所述第一LC諧振電路用于產生所述第一諧振頻率;
所述第一振蕩器與所述第一LC諧振電路相連,用于根據所述第一諧振頻率產生第一振蕩時間信號;
所述第一整流器與所述第一振蕩器相連,用于將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振蕩時間信號轉化為所述第一電壓信號。
優選的,所述第一振蕩器包括: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一電感、第三電容、第一開關管、第二開關管、第三開關管、第四開關管、第五開關管以及第六開關管;
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接輸入信號的輸出正端,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感的第一端、第二電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開關管的控制端相連;
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一端接輸入信號的輸出負端,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感的第二端、第二電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開關管的控制端相連;
所述第一開關管的源極、所述第二開關管的源極均接電壓Vcc,所述第一開關管的控制端分別與所述第二開關管的漏極、所述第六開關管的漏極、所述第三開關管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四開關管的漏極相連,所述第一開關管的漏極分別與所述第三開關管的漏極以及所述第六開關管的源極相連,所述第三開關管的源極分別與所述第四開關管的源極以及所述第五開關管的漏極相連,所述第五開關管的源極接地。
優選的,所述第一整流器包括:第七開關管、第八開關管、第一二極管、第二二極管、第四電容以及第九開關管;
所述第七開關管的控制端與所述第八開關管的控制端相連,所述第七開關管的漏極通過所述第一二極管分別與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九開關管的漏極相連,所述第八開關管的漏極通過所述第二二極管與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相連,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九開關管的源極相連且接地。
優選的,所述比較電路包括:第十開關管、第十一開關管、第十二開關管、第十三開關管、第十四開關管以及第十五開關管;
所述第十開關管的控制端接所述第一整流器的輸出端,所述第十一開關管的控制端接所述第二整流器的輸出端;
所述第十開關管的源極與所述所述第十一開關管的源極相連,其公共端通過所述第十四開關管與電壓Vcc相連;
所述第十開關管的漏極分別與所述第十三開關管的控制端、所述第十五開關管的漏極以及所述第十二開關管的漏極相連,所述第十二開關管的控制端分別與所述第十三開關管的漏極、所述第十五開關管的源極以及所述第十一開關管的漏極相連,所述第十二開關管的源極以及所述第十三開關管的源極相連且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萬高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杭州萬高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542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加熱燈及加熱模塊
- 下一篇:礦用隔爆兼本安型綜合分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