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脾亢的藥物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53570.3 | 申請日: | 2013-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516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政;晉利華;逄錦忠;柴春;黃永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政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4 | 分類號: | A61K36/8994;A61P1/00;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龔燮英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島市經濟開***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藥物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種治療脾亢的藥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菱角、薏苡、陳皮、三七、西洋參、生地黃、遠志、仙靈脾、蘇木、桂心、當歸、白茅根、通草、復盆子、杜仲、杜丹皮、沒藥、沉香、五味子、杏仁、香附子和白僵蠶制作而成,為純中藥配方;所述各原料重量份配比為:菱角50-100克、薏苡55-80克、陳皮35-75克、三七50-100克、西洋參20-50克、生地黃50-70克、遠志45-60克、仙靈脾80-100克、蘇木30-80克、桂心40-70克、當歸20-40克、白茅根10-15克、通草20-30克、復盆子10-15克、杜仲60-80克、杜丹皮10-20克、沒藥5-15克、沉香40-65克、五味子40-70克、杏仁15-30克、香附子30-60克和白僵蠶10-30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脾亢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重量配比為:菱角50克、薏苡55克、陳皮35克、三七50克、西洋參20克、生地黃50克、遠志45克、仙靈脾80克、蘇木30克、桂心40克、當歸20克、白茅根10克、通草20克、復盆子10克、杜仲60克、杜丹皮10克、沒藥5克、沉香40克、五味子40克、杏仁15克、香附子30克和白僵蠶10克。
3.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脾亢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重量配比為:菱角100克、薏苡80克、陳皮75克、三七100克、西洋參50克、生地黃70克、遠志60克、仙靈脾100克、蘇木80克、桂心70克、當歸40克、白茅根15克、通草30克、復盆子15克、杜仲80克、杜丹皮20克、沒藥15克、沉香65克、五味子70克、杏仁30克、香附子60克和白僵蠶30克。
4.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脾亢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重量配比為:菱角70克、薏苡65克、陳皮50克、三七80克、西洋參35克、生地黃60克、遠志50克、仙靈脾90克、蘇木50克、桂心56克、當歸35克、白茅根13克、通草25克、復盆子12克、杜仲70克、杜丹皮15克、沒藥10克、沉香58克、五味子50克、杏仁26克、香附子45克和白僵蠶20克。
5.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脾亢的藥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將菱角、薏苡、陳皮、三七、西洋參、生地黃、遠志、仙靈脾、蘇木、桂心、當歸、白茅根、通草、復盆子、杜仲、杜丹皮、沒藥、沉香和五味子按規定比重進行加工,并提取汁液;
B、將香附子進行醋炒加工;
C、將杏仁和白僵蠶分別進行干炒加工;
D、將最先加工后提取的汁液進行過濾,然后將過濾后的汁液另存到容器內;
E、將加工后的香附子、杏仁和白僵蠶放入過濾后的汁液內,攪拌至均勻,靜放18-24個小時;
F、最后對其進行濃縮,將密度調整到1.3-1.5制作成藥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政,未經李政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5357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