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膠液雙軸攪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752799.5 | 申請日: | 2013-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062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繼紅;劉世禮;邱小勇;顧人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江南航天機電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9/10 | 分類號: | B01F9/10 |
| 代理公司: | 蘇州銘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張一鳴 |
| 地址: | 215101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木***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膠液雙軸 攪拌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方艙制版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膠液雙軸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方艙大板制板,是通過膠液,將硬質聚氨酯泡沫、骨架、內蒙皮、外蒙皮、隔熱板等零件,粘接成型夾心復合大板的過程。其中粘接用膠液,由多種成分的材料組成,在使用時需攪拌均勻。
目前方艙大板制板膠液攪拌用裝備,進口和國內設備使用的均是單軸形式的攪拌器,由一組葉片進行攪動。結構形式為:裝膠液的桶不動,桶蓋上裝有一根攪拌軸。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單軸攪拌,時有桶底的成分材料攪拌不均勻,桶底有部分沉淀物,影響膠液的配方比例,同時,攪拌不均勻桶底沉淀物有結塊和堵塞淋膠槍孔的現象,造成產品質量和淋膠設備風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膠液雙軸攪拌裝置,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解決了單軸攪拌效果差,效率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膠液雙軸攪拌裝置,其包括:機架、以及設置在機架上的攪拌桶,攪拌桶的端蓋上還設有進料機構;攪拌桶與機架之間設有底盤組件,其可實現攪拌桶與機架之間的相對運動;所述機架上還設有驅動攪拌桶軸向自轉的伺服電機,該伺服電機通過底座組件傳動至攪拌桶;所述攪拌桶的端蓋上還設有軸向攪拌機構;該軸向攪拌機構包括:氣壓動力元件和攪拌軸,該氣壓動力元件可驅動攪拌軸自轉,攪拌軸則伸入攪拌桶中。
優選的是,所述進料機構中包括:送料管、流量計和加熱套筒;加熱套筒包裹于送料管上端膠液流經的部位。
優選的是,氣壓動力元件上的進氣管路上設有氣體調節閥。
優選的是,所述底盤組件包括一對滾珠圓盤。
優選的是,所述底座組件為帶輪傳動組。
優選的是,所述伺服電機為防爆安全電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種膠液雙軸攪拌裝置,克服膠液攪拌用裝備現有單軸攪拌時,桶底的膠液成分材料攪拌不均勻,桶底有部分沉淀物,影響膠液的配方比例,和攪拌不均勻桶底沉淀物有結塊和堵塞淋膠槍孔的現象,滿足方艙大板制板膠液攪拌均勻性需要,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膠液雙軸攪拌裝置的原理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膠液雙軸攪拌裝置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底座組件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機架;2、攪拌桶;3、進料機構;4、底盤組件;5、伺服電機;6、底座組件;7、軸向攪拌機構;8、氣壓動力元件;9、攪拌軸;10、送料管;11、流量計;12、加熱套筒;13、氣體調節閥;14、電路控制元件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附圖1至圖3,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膠液雙軸攪拌裝置,其包括:機架1、以及設置在機架1上的攪拌桶2,攪拌桶2的端蓋上還設有進料機構3;攪拌桶2與機架1之間設有底盤組件4,該底盤組件4為一對滾珠圓盤,其可實現攪拌桶2與機架1之間的相對運動;所述機架1上還設有驅動攪拌桶2軸向自轉的伺服電機5,該伺服電機5通過底座組件6傳動至攪拌桶2;所述底座組件6為帶輪傳動組。所述攪拌桶2的端蓋上還設有軸向攪拌機構7;該軸向攪拌機構7包括:氣壓動力元件8和攪拌軸9,該氣壓動力元件8可驅動攪拌軸9自轉,攪拌軸9則伸入攪拌桶2中,氣壓動力元件8上的進氣管路上設有氣體調節閥13。所述進料機構3中包括:送料管10、流量計11和加熱套筒12;加熱套筒12包裹于送料管10上端膠液流經的部位。上述伺服電機5均選用防爆安全電機。
整個機器通過機架上的電路控制元件組14控制啟動,膠液在通過軸向攪拌機構7攪動的同時,還隨攪拌桶2自轉,增加了運動能量,膠液攪拌均勻的可靠性得到保障。攪拌桶2按每分鐘3~6轉勻速轉動,攪拌桶2的端蓋能快速打開,傳動部分結構可靠,控制部分操作方便,電機采用防爆安全電機,安裝要有膠液防火安全措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江南航天機電工業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江南航天機電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5279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