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野核桃播種育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52735.5 | 申請日: | 2013-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038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邢世巖;王東升;付兆軍;李際紅;辛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C1/00 | 分類號: | A01C1/00;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1018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核桃 播種 育苗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野核桃播種育苗方法,屬于木本植物苗木培育中的播種育苗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野核桃是胡桃科胡桃屬,落葉喬木,為第三紀孑遺植物,野核桃僅分布于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是中國特有的核桃屬植物。野核桃果實個小,殼硬,出仁率低,多用作核桃砧木。野核桃藥用價值較大,種仁含油率高,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但是現在還未發現野核桃播種育苗的相關技術的研究,本發明就是在這樣的技術背景下提出的。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野核桃播種育苗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野核桃播種育苗中存在的種子種殼堅硬、發芽率低的現象,為打破休眠、提高發芽率,提出一套完整的野核桃播種育苗方法,以實現盡快打破休眠,提高野核桃種子發芽率的目的。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1)采種:收集樹上成熟的野核桃果實,也可以拾取成熟后的當年落果;
(2)凈種:用塑料袋裝好野核桃果實,封好口,促使外果皮失水腐爛,易于去掉,同時去除夾雜的外果皮、枝葉、土石塊等雜物后,清洗種子,進一步去除粘連在種殼上的外果皮纖維。
(3)晾曬:將去掉外果皮的野核桃種子進行必要的晾曬,約2個月,在通風的室內進行,禁止陽光暴曬,蒸發部分水分;
(4)浸種:將種子在室溫清水中浸泡7~10天,一天換水一次,水量多少以至少要將種子完全沒過為宜;
(5)晾干:取出浸泡完畢的種子,在報紙上或紙箱中單層均勻鋪開,晾干3~5天,一天翻動一次;
(6)沙藏:選擇干燥、朝陽、排水良好的地塊,挖深為40~60cm的土坑,寬30cm左右,長隨種子多少而定。溝的四周和底部用磚砌實,灑水至磚吸水飽和,然后在溝底鋪一層5cm的細沙,按種子和濕沙1:3~1:4以20cm分層堆積,沙的濕度要適中,以手捏沙成團,松手散開為宜,在其上面多培一層沙,使其高出地面,以免積水。沙藏3個月,期間每隔2周左右檢查種子的濕度,適時噴水。為了保水保溫,應以薄膜封頂。
(7)催芽:選擇干燥、朝陽、排水良好的地塊,掃凈地面,周圍用磚圍起,里面鋪一層5cm的細沙,將種子均勻撒在沙子上,然后覆蓋3~5cm的細沙,噴水,以塑料薄膜覆蓋,用于保溫保濕,每天噴水一次;
(8)播種:催芽30天~45天左右,大部分野核桃種子都會裂口,有些甚至開始發芽,此時進行播種,采用點播,先澆一遍底水,野核桃種子縫合線與地面垂直,較尖的一端朝下,覆土厚度為3~5cm,最后覆膜,等到大部分種子破土發芽,將薄膜去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技術簡便、有效,節約人力物力。
(2)提高了野核桃的發芽率和成活率。
利用上述方法進行野核桃播種育苗成活率高、設施簡便、成本低廉,對于豐富野核桃育苗的工藝方法、特別是對于野核桃優良種源、家系的快速繁育及推廣具有重要意義。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2012年-2013年間,在山東泰安,采用泰山鵓鴿崖5份野核桃家系、徂徠山林場13份野核桃資源,10份為單株采集,3份為混合采集。共計種子1300粒,成活1100,成活率85%。
野核桃播種育苗技術實施步驟如下:
1.采種:準備的采種工具有:高枝剪、采種布、塑料袋。2012年8月23日收集鵓鴿崖的野核桃果實,2012年8月31日收集徂徠山的野核桃果實。
2.凈種:2012年9月3日~9月25日用塑料袋裝好野核桃果實,封好口,促使外果皮失水腐爛,易于去掉,同時去除夾雜的外果皮、枝葉、土石塊等雜物后,清洗種子,進一步去除粘連在種殼上的外果皮纖維。
3.晾曬:2012年10月1日~12月4日將去掉外果皮的野核桃種子進行必要的晾曬(2個月),在通風的室內進行,禁止陽光暴曬,蒸發部分水分;
(4)浸種:2012年12月4日將種子在室溫清水中浸泡7~10天,一天換水一次,水量多少以至少要將種子完全沒過為宜。
(5)晾干:2012年12月13日取出浸泡完畢的種子,在報紙上或紙箱中單層均勻鋪開,晾干3~5天,一天翻動一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農業大學,未經山東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5273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