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鐵精礦粉體流態化直接還原的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50711.6 | 申請日: | 2013-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675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朱慶山;范川林;李洪鐘;謝朝暉;牟文恒;王存虎;焦新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北京中凱宏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13/00 | 分類號: | C21B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楊小蓉;楊林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精礦 粉體流態化 直接 還原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工、冶金領域,特別涉及采用流化床對鐵精礦粉體進行直接還原的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高爐煉鐵工藝對冶金焦過度依賴、要求使用高品質球團礦、能耗高、污染嚴重等缺點越來越突出,因而無需使用冶金焦的直接還原煉鐵工藝愈來愈受重視。2011年全球直接還原鐵產量達7332萬噸,且隨著世界鋼鐵工業短流程工藝和電爐煉鋼工藝的不斷發展,對優質煉鋼原料-直接還原鐵的強勁需求,還將繼續推高直接還原鐵產量。直接還原煉鐵技術已成為新一代鋼鐵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目前,國內外提出的直接還原煉鐵方法很多,根據還原反應器類型,可分為回轉窯(如SL/RN法、中國專利申請200710138915.9)、轉底爐(如中國專利申請200810302482.0和201110236682.2)、豎爐(如Midrex法、HYL?III法、中國專利申請20111044319.4)和流化床(如FIOR法、FIMET法、Carbide法、HIB法、中國專利申請201110006745.5)等直接還原工藝。
與其他工藝相比,流態化直接還原具有明顯的優勢:(1)可直接處理鐵精礦粉狀物料、省去了燒結或球團工序,且隨著鐵礦資源的不斷開發,貧礦磨細精選得到的鐵精礦越來越細,流態化工藝直接處理礦粉的優勢也更為突出;(2)采用氣體流態化還原具有較大比表面的粉礦,傳質阻力小、傳熱效率高,實現了低溫還原,可望突破常規直接還原在效率和成本方面的瓶頸;(3)可用于處理復雜的共生礦,如釩鈦磁鐵精礦流態化直接還原-熔分后,既可得到鐵,又將釩、鈦富集于渣中。
但是,由于鐵精礦直接還原需要消耗大量的還原性氣體,且還原反應為吸熱反應,除了需要將物料加熱至高溫外,還需要為流態化還原過程提供足夠的熱量,保證反應的順利進行。根據相關工業試驗數據,FIOR/FINMET生產每噸熱壓塊的能耗約為15.0GJ,遠高于基于豎爐的MIDREX工藝的10.5GJ,說明基于流化床工藝的技術在能耗降低方面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如何合理提高熱量利用率和還原效率,是實現鐵精礦流態化直接還原大規模工業應用的關鍵。
現有的工藝流程通常采用2~4級流化床進行鐵精礦的流態化直接還原。在FIOR法(如美國專利US5082251)、FIMET法(Gerhard?Deimek.鋼鐵,2000,第12期:13-15)和FINEX法(張壽榮,張紹賢.鋼鐵,2009,第5期:1-5)工藝流程中,采用四級流化床,礦粉未經預熱直接送入一級流化床中,預熱后的還原氣體由末級流化床進入、串聯通過多級流化床。由于沒有中間補充熱量,在前1~2級流化床溫度以降低至600℃以下,在此溫度下礦物的還原速率很慢,故主要起到礦粉的預熱作用,礦粉的還原主要發生在后續串聯的第3~4級流化床,降低了流化床還原系統的還原效率。與FIOR/FINMET和FINEX主流工藝相似,采用四級流化床還原的專利還包括:US20120328465(2012)、CN101892339(2012)、CN101397597(2010)、CN101519707(2010)、CN100560739(2009)、US20080277842(2008)、AU2001265669(2001)等。在這些工藝中,還原氣體均串聯操作方式,操作壓力高,壓縮氣體功耗大;還原尾氣(由后級還原流化床產生)在前級流化床中預熱礦粉,僅利用尾氣中的顯熱,礦粉預熱和還原效果差。
德國Lurgi公司開發的Circored法(S?A?Elmquist,P?Weber,H?Eichberger,王玉明.世界鋼鐵,2009,第2期:12-16),以氫氣為還原劑,鐵礦粉與預熱快速床尾氣經文丘里和旋風器,進入以燃料燃燒直接供熱的快速流化床進行干燥、預熱至850~900℃,經空氣提升至礦斗后送入溫度630~650℃的循環流化床(第一級)中進行預還原,采用流化床對鐵礦粉進行預熱,與在FIOR法和FIMET法相似,但操作相對復雜;由循環床排出的預還原礦粉送入溫度約680℃、壓力0.4MPa的鼓泡流化床(第二級)中進行終還原。循環流化床排出的高溫尾氣,與循環氣換熱、凈化、壓縮再循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北京中凱宏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北京中凱宏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507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荊芥無土栽培方法
- 下一篇:傳輸數據的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