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氣缸蓋樣件解剖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750130.2 | 申請日: | 2013-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5968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寧文通;林琳;劉家杰;李章立;張浩;寧科明;寧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21/08 | 分類號: | G01B21/08;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譽威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俞佳 |
| 地址: | 537005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缸蓋 樣件 解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缸蓋解剖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氣缸蓋樣件解剖方法。
背景技術
柴油機缸蓋零件結構復雜,設計緊湊,在有限的空間布置進排氣道、冷卻水腔、潤滑油孔道、燃燒室、噴油器孔、挺桿過孔等,在考慮產品本身性能、可靠性的同時,還要體現鑄造、機加工、裝配等的生產工藝性,因此,在模具設計、制造以及生產過程中,易出現控制一致性差,如模具設計不合理、漏搭子、鑄造工藝性差、主體芯偏移、斷芯、氣門導管凸臺過深或淺等造成局部壁薄、燒結影響水流冷卻等。
缸蓋解剖是現階段對產品質量進行把關,發(fā)現問題如壁薄、缺搭子、水腔質量差,與圖紙不符等最常見的一種方法,其主要用途是針對結構復雜、不易發(fā)現的水腔、進排氣道、油道、噴油器孔、過釘孔、挺桿孔等進行切割分塊,以便于開展全面檢測驗證模具設計、制造質量、鑄造工藝性及鑄造、機加工質量,達到及時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最終目的。
解剖的目的是為了便于檢驗時能夠全面的了解樣件的結構、各部位與圖紙的相附性,找出存在問題,及時反饋、整改、閉環(huán)。現有的解剖方法,不管缸蓋的結構變化,如兩氣門改為四氣門,都是憑經驗對缸蓋氣道上下、左右側進行常規(guī)解剖,易留死角,不能及時通過檢驗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存在影響可靠性的質量隱患。例如從最近發(fā)現一四氣門缸蓋排氣道氣門座孔45°角方向局部壁薄2.3mm的情況看,現有的解剖方法還留有死角,存在影響可靠性的質量隱患,需優(yōu)化完善。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缺陷,提供了一種檢測步驟簡單合理,通過對缸蓋的過釘孔、導管孔、噴油器孔、進排氣道、油道、螺孔等部位水平、高度、長度三個方向及鼻梁區(qū)部位45°角進行解剖,全面覆蓋了缸蓋各個部位,能夠檢測到所有位置的壁厚及鑄造、機加工質量,針對性強、切割量少,效率高的氣缸蓋樣件解剖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根據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氣缸蓋樣件解剖方法,具體解剖步驟包括:
首先,進行缸蓋寬度方向解剖:
從靠近進氣道口的那一排過釘孔中心位置據第一刀,然后依次往排氣面方向位置各鋸一刀,要保證氣缸中心、氣門中心、噴油氣孔中心、氣門導管孔中心、過釘孔中心、螺孔中心各鋸一刀;
其次,進行缸蓋高度方向解剖:
從樣件分型面往上鋸第一刀;然后,拿掉分型面以上的樣塊,從離進、排氣道口面兩側的過釘孔位置分別鋸上一刀,留下中間進、排氣門樣塊;接著以每缸的噴油器孔中心為基點進行擺斜方向的十字解剖;最后,對分型面以上的樣塊再作高度方向解剖,沿樣件的分型面以上的螺孔中心鋸一刀,再過燃油孔中心位置鋸一刀;
最后,進行缸蓋長度方向解剖:
從前端面的過釘孔中心鋸一刀,然后依次往后端面各鋸一刀。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行缸蓋寬度、高度、長度方向解剖前,在缸蓋樣件上分別劃解剖后的三條復原標線。
上述技術方案中,三條復原標線均為兩條“X”線。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行缸蓋寬度、高度、長度方向解剖后,將鋸后分離成多塊的樣塊打上連接復原標識,并按順序在地面上擺放或按編號復原疊放。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行缸蓋高度方向解剖時,首先從樣件分型面往上5mm鋸第一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該氣缸蓋樣件解剖方法檢測步驟簡單合理,通過對缸蓋的過釘孔、導管孔、噴油器孔、進排氣道、油道、螺孔等部位水平、高度、長度三個方向及鼻梁區(qū)部位45°角進行解剖,全面覆蓋了缸蓋各個部位,能夠檢測到所有位置的壁厚及鑄造、機加工質量,針對性強、切割量少,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氣缸蓋樣件解剖方法的寬度方向解剖鋸樣件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氣缸蓋樣件解剖方法的高度方向解剖鋸樣件的第一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氣缸蓋樣件解剖方法的高度方向解剖鋸樣件的第二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氣缸蓋樣件解剖方法的高度方向解剖鋸樣件的第三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氣缸蓋樣件解剖方法的高度方向解剖鋸樣件的第四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氣缸蓋樣件解剖方法的長度方向解剖鋸樣件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的氣缸蓋樣件解剖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5013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