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級螺旋傘齒輪傳動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748427.5 | 申請日: | 2013-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272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瑩;關云輝;陳維金;李楓;吳成攀;金思勤;胡高華;顏力;王本濤;吳寶貴;杜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21 | 分類號: | F16H57/021;F16H57/04;F16H57/029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龍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周建觀 |
| 地址: | 21301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級 螺旋 傘齒輪 傳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齒輪傳動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應用于100%低地板輕軌車的螺旋傘齒輪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100%低地板輕軌車是新興的一種軌道交通運行方式,它的轉向架與傳統的轉向架相差較大,取消了傳統車軸,采用獨立輪對。中國專利文獻CN?101979266?A公開了“100%低地板輕軌車獨立輪動力轉向架”,其中電機和齒輪箱的布置與車輪行進方向垂直,因此對齒輪箱的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有限的空間內,必須采用垂直軸傳遞的螺旋傘齒輪傳動方式,齒輪傳動裝置一端連接電機,另一輸出端與車輪耦合相連,其結構復雜,同時如何保證螺旋傘齒輪傳動裝置良好的潤滑和密封效果,也成為設計的難點。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總體傳動結構緊湊,具有良好的潤滑和密封效果、且便于組裝和維護的一級螺旋傘齒輪傳動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一級螺旋傘齒輪傳動裝置,包括上箱體、下箱體,小齒輪軸組件、大齒輪、大軸承座、大軸承和聯軸節(jié),所述上箱體和下箱體固定連接成箱體,所述上箱體具有小齒輪軸組件安裝孔和第一半圓孔,第一半圓孔的中心線與小齒輪軸組件安裝孔的中心線垂直布置;所述下箱體上設有與上箱體的第一半圓孔相對應的第二半圓孔,第一半圓孔和第二半圓孔共同構成箱體的大軸承安裝孔;所述小齒輪軸組件安裝在小齒輪軸組件安裝孔內,所述小齒輪軸組件包括小軸承座、小齒輪軸、第一小軸承、第二小軸承、小擋環(huán)、小密封蓋和小密封圈,所述小齒輪軸通過第一小軸承和第二小軸承轉動支撐在小軸承座上,所述小擋環(huán)、小密封蓋和小密封圈位于第一小軸承的外側且裝在小軸承座的外端;?所述大齒輪位于箱體內,所述小齒輪軸和大齒輪均為螺旋傘齒輪,小齒輪軸和大齒輪嚙合;所述大軸承座與大齒輪及聯軸節(jié)固定連接,所述大軸承座通過大軸承轉動支撐在箱體的大軸承安裝孔中,所述大軸承座具有端面齒;所述聯軸節(jié)具有外側端和車輪側端,其外側端具有聯軸節(jié)端面齒,聯軸節(jié)端面齒與大軸承座的端面齒相互配合;所述上箱體與小齒輪軸組件之間形成輸入端潤滑密封結構;所述輸入端潤滑密封結構包括上箱體的內壁上設有的安裝凸臺、第一進油孔、第一回油孔和存油擋板,所述安裝凸臺上固定有集油板,集油板位于第一進油孔前,所述小齒輪軸組件的小軸承座上部具有第二進油孔、下部開設第二回油孔,小擋環(huán)與小軸承之間形成第一道迷宮密封腔,小密封圈與小密封蓋及小擋環(huán)之間形成第二道迷宮密封腔,小密封蓋下部開有第三回油孔,上箱體的第一進油孔與小軸承座的第二進油孔相通,第二進油孔通往第一小軸承、第二小軸承處,第一道迷宮密封腔和第二道迷宮密封腔通過第三回油孔及第二回油孔與上箱體的第一回油孔貫通,所述存油擋板位于上箱體上的小齒輪軸組件安裝孔的內側,存油擋板與小齒輪軸組件的小軸承之間形成存油腔;所述箱體與大齒輪及大軸承座之間具有輸出端密封結構。
所述輸出端密封結構包括大密封蓋、大密封圈、大擋環(huán);下箱體的底部設置有油池,大擋環(huán)與大軸承形成輸出端第一道迷宮密封腔,大密封圈與大密封蓋形成輸出端第二道迷宮密封腔,在下箱體和大密封蓋下部分別開有第四回油孔、第五回油孔,輸出端第二道迷宮密封腔通過第五回油孔及第四回油孔與油池貫通。
所述上箱體的位于小齒輪軸組件安裝孔的外端處具有連接法蘭。
所述小齒輪軸的中心軸線偏置大齒輪的中心軸線的距離δ為30?mm±5mm。
所述聯軸節(jié)為空心軸聯軸節(jié)。
所述集油板設有開槽和擋油結構,且位于大齒輪和小齒輪軸嚙合部位的上方,集油板還設置有導油管,導油管出口指向小齒輪軸。
所述上箱體的第一進油孔位于上箱體的內壁與安裝凸臺之間。
所述上箱體上設置有吊掛裝置和通氣器,所述通氣器位于大齒輪的上方,下箱體設置有油位觀察窗、注油孔和出油孔。
所述上箱體和下箱體的分箱面通過大齒輪的中心軸線且與水平面的夾角β為30°±10°。
所述小軸承座與小齒輪軸之間具有間隙,間隙使第一小軸承處和第二小軸承處油路連通。
采用上述結構,本發(fā)明既可以將電機輸出的扭矩平穩(wěn)地傳遞到車輪,驅動車輛行進,又總體傳動結構緊湊,同時能對齒輪箱軸承和螺旋傘齒輪副進行有效可靠的潤滑,又使傳動裝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保證齒輪傳動裝置平穩(wěn)、可靠、安全地運行,而且便于組裝和維護。本發(fā)明適用于100%低地板輕軌車的齒輪傳動裝置。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級螺旋傘齒輪傳動裝置的結構主視圖;
圖2是圖1沿Ⅰ-Ⅰ線的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南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4842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