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三分腔直漏式下水地漏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747479.0 | 申請日: | 2013-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964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姜成旭;鄭鳳萬 | 申請(專利權)人: | 姜成旭 |
| 主分類號: | E03F5/04 | 分類號: | E03F5/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紅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吳世民 |
| 地址: | 110101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分 腔直漏式 下水 地漏 | ||
技術領域
一種地面下水使用的三分腔直漏式下水地漏。?
背景技術
地漏是廚房、衛生間等類似功能設施,配套使用的地面下水裝置,用以滿足上述場地地面排水的需求。?
以前的地漏,采用水封和間隙排水的傳統設計,雖然具有地面排水的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排水的目的。但是,因為傳統設計的地漏,排水時濕周是正常排水通道濕周的兩倍以上,不僅排水阻力大,影響排水效果,而且增加掛結污物和污垢的幾率,造成容易堵塞的效果;此外,傳統設計的地漏,排水縫隙的排水截面積,大大小于水漏進水口的進水截面積,進水量與排水量嚴重失調,使其不僅排水效率低下,而且,狹窄的漏水縫隙,極易掛攔絲、塊狀雜物,造成地漏堵塞。?
傳統設計地漏存在的以上種種弊端,使其不能滿足現代生活,對于地漏高效、快捷排水和不易堵塞的使用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三分腔地漏本體的設計,使其具有排水進、出口截面積合理配置,濕周面積大幅度縮小,排水效率大幅提高,基本杜絕污物掛結和通道阻塞的特點。?
本發明由連接體、箅蓋、本體和底蓋組成,底蓋堵設在本體的底端,本體上端的外螺紋與連接體連接端的內螺紋螺紋連接,箅蓋蓋扣在連接體的上端口。?
連接體為外方內圓體,內設箅蓋擱置臺和本體承接螺紋連接臺。?
本體上端為連接外螺紋,體內內分為排水腔和反水腔兩個功能腔和一個排水功能空間,兩個功能腔底端為貫通通道,反水腔腔壁上端設有與排水功能空間貫通的排水口。?
底蓋為仿形內凹形,外形形狀與本體外形形狀剖面相同。?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當地面積水涌入本發明上端進口后,水流通過功能腔底端貫通通道上行進反水腔。反水腔排水口的下沿高度,與排水腔內的待排水形成地漏必備的水塞。反水腔內的上行水高度高于排水口后,過量積水由排水口排入排水功能空間,實現排水。?
因為本發明為通道排水,所以,與傳統設計的地漏相比,濕周僅為傳統設計地漏濕周的50%弱,排水阻力大為減少;因為本發明的排水口截面積可以大于或等于進水口截面積,所以,不僅自然排水效率高,實際上,滿口徑排水時,更具有虹吸負壓排水的功能。?
以上特點使得本發明,與傳統設計的地漏相比,具有排水效率大幅提高,基本杜絕污物掛結和通道阻塞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也是說明書摘要用圖。圖2是本發明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底蓋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底蓋縱向中線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各標號分別是:(1)連接體,(2)箅蓋,(3)螺紋,(4)本體,(5)排水口,(6)排水腔,(7)通道,(8)底蓋,(9)反水腔,(10)排水功能空間,(11)箅蓋擱置臺,(12)本體螺紋止掛臺。?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給出一實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連接體1總高26mm,上端口為方形,外形邊長100mm,內口邊長80mm,箅蓋擱置臺11距連接體1頂端7mm,本體螺紋止掛臺12距連接體1頂端11mm;箅蓋2為金屬材料,正方形,邊長80mm;螺紋3規格為M48×2;本體4總高92mm,外圓直徑44.6mm,壁厚2mm;排水口5高15mm,寬26mm,排水腔6為小半圓形,半圓高14.6mm,本體4剩余容積為排水功能空間10和反水腔9,排水功能空間10半圓高20.3mm;通道7距本體4底端高度為20mm;底蓋8總高9.5mm,形狀與本體4底端截面積形狀相同,連接臺高3mm,與本體4底端固接,內凹高度為8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姜成旭,未經姜成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4747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貓自主采食型植物源復合藥效營養品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氣室光程調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