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3-O-β-D-葡萄糖基化槲皮素、其制備方法及其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746336.8 | 申請日: | 2013-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557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杜晨暉;張劍;余伯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杜晨暉 |
| 主分類號: | C07H17/07 | 分類號: | C07H17/07;C12P19/60;A61K31/7048;A61P3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198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葡萄糖 基化槲皮素 制備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藥物領域,具體涉及3-O-β-D-葡萄糖基化槲皮素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還公開了其抗氧化方面的用途。
背景技術
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報告證明,許多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胃腸消化、內分泌、新陳代謝、呼吸等方面的疾病以及白內障、老化和各類癌癥等,都與人體內積累過多的氧自由基有關。傳統的合成的抗氧化劑雖然抗氧化能力都比較強,但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們不斷發現合成的抗氧化劑有一定毒性,甚至可以致畸、致癌,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限制或禁止使用某些合成抗氧化劑。最近幾年來,新的抗氧化機制不斷的被發現,人們越來越趨向于應用天然的抗氧化劑。我國擁有豐富的中草藥資源,它們的藥效和安全性明確。很多學者認為一些中草藥的療效與其抗氧化作用密切相關。其中廣泛存在于中草藥中的黃酮類化合物是一類良好的抗氧化劑,比如蘆丁因其抗氧化性可以被應用在化妝品中。不少研究對槲皮素進行結構修飾以獲得活性更高的抗氧化劑。有報道從植物中分離得到3-O-β-D-葡萄糖基化槲皮素,但是天然來源少,而利用槲皮素微生物糖基化直接定向合成3-O-β-D-葡萄糖基化槲皮素少見報道。
微生物轉化是利用微生物產生的特異酶對外源性化合物進行結構修飾的特定生化反應。微生物轉化具有高度的立體結構選擇性,能專一地催化特定的反應、無需繁瑣的保護與脫保護操作,具有高效、環保的優點,是天然活性化合物進行結構修飾的一種有效方法。若在含有羥基的槲皮素中引入糖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物利用度,同時保持或增加其活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了結構式I的化合物:
命名為3-O-β-D-葡萄糖基化槲皮素。本發明同時也包括結構式I的化合物的溶劑化物。其13C-NMR數據為:?δ?(ppm)?C(2)?157.6,C(3)?135.3,C(4)?178.8,?C(5)?162.8,C(6)?99.8,C(7)?165.9,C(8)?94.6,C(9)?157.8,C(10)?105.5,C(1’)?123.1,C(2’)?118.0,C(3’)?146.7,C(4’)?149.9,C(5’)?116.3,C(6’)?122.8,與槲皮素13C-NMR數據相比較,可以確定其母核為槲皮素,且可確定糖是連在C3位上。另外還有6個葡萄糖碳信號,分別為GLC(1)?104.6,GLC(2)?78.9,GLC(3)?78.6,GLC(4)?76.2,GLC(5)?71.4,GLC(6)?62.7。
藥理試驗證明,本發明的式I化合物具有明顯的的抗氧化活性,其溶劑化物具有同樣的藥理功效。
????本發明的式I化合物優選用生物轉化方法以槲皮素為底物進行轉化制備,方法如下:
????
為了尋找適宜轉化槲皮素成3-O-β-D-葡萄糖基化槲皮素的菌種,本發明共篩選了多個菌種,結果發現,保藏號為NRRL1086菌種對槲皮素具有較強的轉化能力(見表2)。
篩選所用液體培養基(PDA):200克新鮮去皮馬鈴薯加沸水500mL煮15min后過濾,濾液加葡萄糖20g、KH2PO4?3.0g、MgSO4?0.75g、Vb1?10.0mg,加蒸餾水定容至1.0L,加NaOH或HCL調pH值至6.0,150mL三角燒瓶每瓶分裝30mL液體培養基,121℃、0.15MPa滅菌20min。
篩選菌種時,保存菌種所用斜面培養基是在上述液體培養基加入1.5%的瓊脂,15mL具塞試管每管5mL,121℃、0.15MPa滅菌20min冷卻后制成。
菌種的保存與活化:菌種活化采用兩步活化法,參見:Nair,M.S.R.,and?Basile,D.V.Bioconversion?of?artenium?B?to?artmisinn.天然產物雜志(Jounal?of?Natural?Products)1993,56(9):1559。先將菌種接種于液體培養基,28℃180r/min旋轉培養24-48h后,轉接于另一液體培養基,接種量1-5%(V/V),同條件培養24h后加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杜晨暉,未經杜晨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4633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