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源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46179.0 | 申請日: | 2013-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951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城銘;倪漫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天瓏無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10 | 分類號: | H02J7/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慶波 |
| 地址: | 518053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源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學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電源。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的電源一般都為固定輸出的電源,例如5.0伏/1.0安電源,其輸出電壓固定為5.0伏,輸出電流固定為1.0安。由于該種電源輸出電壓電流固定,從而無法實現使用一種電源同時實現對不同待充電產品的充電,不利于供電的靈活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源,能夠靈活配置輸出電壓和輸出電流,從而實現對不同待充電產品的充電。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電源,包括:輸入模塊,耦接于交流電源,用于對交流電源輸入的交流電進行整流濾波以產生初級直流電;變壓器,耦接于輸入模塊,用于對初級直流電進行調制并變換為負載交流電;輸出模塊,耦接于變壓器,用于對負載交流電進行整流濾波以產生負載直流電;反饋模塊,耦接于輸出模塊,反饋模塊包括多個反饋單元,其中不同的反饋單元對應于負載直流電的不同目標輸出值,反饋模塊接收反饋控制模塊輸出的選擇信號,并根據選擇信號選擇多個反饋單元中的一反饋單元;變壓器控制模塊,耦接于所選擇的反饋單元與變壓器之間,進而控制負載直流電的實際輸出值等于所選擇的反饋單元對應的目標輸出值。
其中,變壓器包括與輸入模塊連接的初級線圈,變壓器控制模塊包括第一開關元件和控制芯片,第一開關元件與初級線圈連接,控制芯片與第一開關元件連接并通過脈寬調制方式控制第一開關元件間歇性導通進而對從初級線圈流經第一開關元件的初級直流電進行調制,反饋模塊包括與輸出模塊連接的電壓反饋單元,電壓反饋單元包括第一比較器、第一分壓電阻、多個第二分壓電阻和多個第二開關元件,多個第二分壓電阻彼此并聯,并進一步與第一分壓電阻串聯,每一第二開關元件分別對應連接一第二分壓電阻,并根據反饋控制模塊輸出的電壓選擇信號選擇性導通,進而選擇不同的第二分壓電阻與第一分壓電阻形成不同的第一分壓電路并對負載直流電的輸出電壓進行采樣,第一比較器的正向輸入端連接于第一分壓電阻與所選擇的第二分壓電阻之間的公共節點,進而獲取與負載直流電的輸出電壓關聯的第一采樣電壓,第一比較器的反向輸入端連接第一參考電壓,當第一采樣電壓大于第一參考電壓時,第一比較器的輸出端輸出第一反饋信號,進而控制控制芯片停止工作,當第一采樣電壓小于第一參考電壓時,第一比較器的輸出端輸出第二反饋信號,進而控制控制芯片正常工作。
其中,反饋模塊進一步包括與輸出模塊連接的電流反饋單元,電流反饋單元包括電流檢測電阻、第二比較器、第三分壓電阻、多個第四分壓電阻和多個第三開關元件,電流檢測電阻與輸出模塊連接,并對輸出模塊輸出的負載直流電的輸出電流進行采樣,多個第四分壓電阻彼此并聯,并進一步與第三分壓電阻串聯,每一第三開關元件分別對應連接一第四分壓電阻,并根據反饋控制模塊輸出的電流選擇信號選擇性導通,進而選擇不同的第四分壓電阻與第三分壓電阻形成不同的第二分壓電路并對第二參考電壓進行分壓,第二比較器的正向輸入端連接于第三分壓電阻與所選擇的第四分壓電阻之間的公共節點,進而獲取第二采樣電壓,第一比較器的反向輸入端連接電流檢測電阻,進而獲取與負載直流電的輸出電流關聯的第三采樣電壓,當第二采樣電壓大于第三采樣電壓時,第二比較器的輸出端輸出第三反饋信號,進而控制控制芯片停止工作,當第二采樣電壓小于第三采樣電壓時,第二比較器的輸出端輸出第四反饋信號,進而控制控制芯片正常工作。
其中,反饋模塊進一步包括或門元件、光電隔離元件以及第四開關元件,第四開關元件與光電隔離元件的發光元件連接,控制芯片與光電隔離元件的受光元件連接,或門元件的第一輸入端連接第一比較器的輸出端,或門元件的第二輸入端連接第二比較器的輸出端,或門元件的輸出端連接第四開關元件,進而在第一比較器的輸出端輸出第一反饋信號或第二比較器的輸出端輸出第三反饋信號時通過第四開關元件和光電隔離元件控制控制芯片停止工作。
其中,電源進一步包括穩壓芯片,穩壓芯片耦接于輸出模塊,用以提供第一參考電壓和第二參考電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天瓏無線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天瓏無線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4617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