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安全帶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745860.3 | 申請日: | 2013-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231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孟憲斌;任知良;王明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潤鑫偉業科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21/0134 | 分類號: | B60R21/0134;B60R21/0136;B60R22/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安全帶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安全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汽車的發展不僅對社會經濟產生了巨大作用,對人類的生活也帶來了重要的影響。汽車已經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其便利性是飛機、輪船和火車所無法比擬的。目前,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成為世界第一,擁有小汽車的家庭也越來越多。
安全帶有緩沖作用,當車輛發生碰撞或者緊急制動時,安全帶能夠有效避免和減輕傷害,保護駕駛員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研究表明,駕車佩戴安全帶,發生意外時可以挽救40%以上的生命。安全帶是車輛必備的安全系統,是駕駛員的生命帶。
傳統安全帶受力面積太小,可能在保護乘客的同時挫傷其頸部皮膚,甚至壓迫肋骨,給駕駛員和乘客帶來傷害。
如何減小或者避免在碰撞過程中,安全帶給駕駛員或者乘客帶來的人身傷害,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安全帶控制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安全帶控制方法,適用于一安全帶,所述安全帶包括外部織物層和內部墊層,所述內部墊層為安全氣囊,所述外部織物層的邊沿為撕裂口,通過縫制閉合,包括以下步驟:
通過設置在車輛前后保險杠和側面門柱上的測距雷達,輸出測距信號;
通過第一模數轉換器將所述測距信號轉換為數字形式;
通過設置在車架四周的壓力傳感器測試車輛碰撞壓力,輸出壓力信號;
通過第二模數轉換器將所述壓力信號轉換為數字形式;
通過控制器接收所述測距信號和壓力信號,當所述測距信號達到預設值時,控制所述電動卷收器收緊安全帶;當所述壓力信號達到預設值時,控制所述安全帶內部墊層的安全氣囊啟動。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設置在車輛前后保險杠和側面門柱上的測距雷達輸出測距信號,通過分布在車架四周的壓力傳感器檢測車輛碰撞壓力,當測距信號達到預設值時,通過控制器控制卷收器將安全帶收緊,當壓力信號達到預設值時,啟動安全帶內部墊層的安全氣囊,更好的保護了駕駛員和乘客的頭部和頸部,更大的接觸面積也減輕了乘客胸腔承受的壓力。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一種安全帶控制方法的控制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傳統安全帶受力面積太小,可能在保護乘客的同時挫傷其頸部皮膚,甚至壓迫肋骨,給駕駛員和乘客帶來傷害。
本發明通過設置在車輛前后保險杠和側面門柱上的測距雷達輸出測距信號,通過分布在車架四周的壓力傳感器檢測車輛碰撞壓力,當測距信號達到預設值時,通過控制器控制卷收器將安全帶收緊,當壓力信號達到預設值時,啟動安全帶內部墊層的安全氣囊,更好的保護了駕駛員和乘客的頭部和頸部,更大的接觸面積也減輕了乘客胸腔承受的壓力。
本發明的一種安全帶控制方法,適用于一安全帶,所述安全帶包括外部織物層和內部墊層,所述內部墊層為安全氣囊,所述外部織物層的邊沿為撕裂口,通過縫制閉合。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通過設置在車輛前后保險杠和側面門柱上的測距雷達,輸出測距信號;
通過第一模數轉換器將所述測距信號轉換為數字形式;
通過設置在車架四周的壓力傳感器測試車輛碰撞壓力,輸出壓力信號;
通過第二模數轉換器將所述壓力信號轉換為數字形式;
通過控制器接收所述測距信號和壓力信號,當所述測距信號達到預設值時,控制所述電動卷收器收緊安全帶;當所述壓力信號達到預設值時,控制所述安全帶內部墊層的安全氣囊啟動。
本發明的安全帶與其它安全帶相同,在汽車減速時固定住乘客。不過,它的作用面積更大更厚實一些,安全帶內部包裹著一些墊層。當汽車受到強烈的沖擊時,車內安全氣囊彈出,同時沖撞的作用力也激活了安全帶內部物體形態的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潤鑫偉業科貿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潤鑫偉業科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4586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10kV礦用高壓變頻器殼體結構
- 下一篇:定子片組繞線工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