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橋梁橋墩防撞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745312.0 | 申請日: | 2013-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746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潘國兵;肖堯;唐平祥;董瑞常;崔璐璐;李靈愛;李治江;張鸝;呂波;肖祥;浦大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交通大學;云南云嶺高速公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3/26 | 分類號: | E02B3/26;E01D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謝殿武 |
| 地址: | 400074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橋梁 橋墩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橋梁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橋梁橋墩防撞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交通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橋梁由于其跨越江河,方便兩岸聯(lián)系,縮短公路里程等特點被大量修建,與此同時水路運輸行業(yè)的發(fā)展也使得船舶的數(shù)量、噸位不斷增加。這兩個因素造成船只撞擊橋梁的概率越來越大,威脅橋梁安全和橋上人員生命。例如:2007年“九江大橋6-15船撞橋事故”中造成橋梁垮塌和9人死亡的沉痛代價。
為提高船撞橋后橋梁的安全性,現(xiàn)有做法主要是兩種,一是通過加強橋墩自身抵抗力,二是在橋墩上設防撞裝置,其中,單純依靠加強橋墩自身抵抗力的做法,需要提高橋梁建設的經(jīng)濟成本,不利于節(jié)約,而且仍然會面臨著被撞毀的結局;另外,目前橋墩防撞裝置分為直接方式和間接方式,其中直接方式包括彈性變形型(緩沖材料方式、繩索方式)、抗壓變形型(緩沖工事方式)和變位型(重力方式),間接方式包括彈性變形型(樁方式)、抗壓變形型(沉箱方式、人工島方式)和變位型(浮體系泊索方式)。上述橋墩防撞裝置防撞方式大多是通過緩沖材料削弱船只等帶來的撞擊力,實現(xiàn)橋墩的安全,大都將精力集中在緩沖材料的類型和形式構造上,以求延長受力時間,減小橋墩所受撞擊力。這種僅通過緩沖材料設置和改變的途徑抵御船只等物體帶來的較大撞擊力是不現(xiàn)實的,因為船只等較大物體所帶來的撞擊力通常達到幾十到幾百MN,企圖完全依靠緩沖材料抵御巨大撞擊力無異于以卵擊石。
因此,需要對現(xiàn)有的橋梁橋墩防撞裝置進行改進,不僅可以通過緩沖材料的設置達到減小橋墩所受撞擊力的目的,還可使其引導船只等物體帶來的撞擊力偏移橋墩,盡可能轉移掉剩下的巨大撞擊力,進一步確保橋梁的安全。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橋梁橋墩防撞裝置,不僅可以通過緩沖材料的設置達到減小橋墩所受撞擊力的目的,還可使其引導船只等物體帶來的撞擊力偏移橋墩,進一步確保橋梁的安全。
本發(fā)明的橋梁橋墩防撞裝置,包括由內到外同圓設置的內緩沖墊、轉動組件和外防撞組件,所述內緩沖墊緊密包裹于橋墩設置,所述外防撞組件通過轉動組件可繞軸向中心線轉動,所述轉動組件包括內圈、外圈和勻布設置于內圈和外圈之間的球狀滾動體,所述外圈可相對于所述內圈轉動,所述內圈與所述內緩沖墊之間可相對轉動配合。
進一步,所述外防撞組件包括由外至內設置的第一防撞層和第二防撞層,所述第一防撞層、所述第二防撞層和所述內緩沖墊由外至內軸向方向上的受力面積逐漸增大。
進一步,所述外防撞組件還包括沿圓周方向設置于所述第一防撞層外側的外防撞架。
進一步,所述轉動組件還包括保持架,所述保持架沿軸向設置多個,并將對應圓周方向的球狀滾動體等距離隔開。
進一步,所述內圈通過沿圓周方向分布的滾輪與所述內緩沖墊轉動配合。
進一步,所述第一防撞層包括彈簧環(huán)狀曩體,所述彈簧環(huán)狀曩體由多個彈簧相互交織成網(wǎng)狀結構形成。
進一步,所述第二防撞層包括氣囊環(huán)狀曩體,所述氣囊環(huán)狀曩體由沿圓周方向并列設置的中空緩沖氣囊形成,所述中空緩沖氣囊之間相互接觸。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的橋梁橋墩防撞裝置,不僅可以通過外防撞組件達到延長受力時間、減小橋墩所受撞擊力的目的,外防撞組件還可在橋墩受撞時通過轉動組件繞軸向中心線旋轉,從而引導船只等物體帶來的撞擊力偏移橋墩,盡可能多的轉移掉由外防撞組件緩沖后剩下的巨大撞擊力,大大提高了橋梁的安全性;并且轉動組件的內圈還可相對于內緩沖墊外圓周側面轉動,產(chǎn)生二次轉動效果,進一步提高撞擊力偏移橋墩的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A-A向剖面視圖;
圖3為轉動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A-A向剖面視圖,圖3為轉動組件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局部放大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橋梁橋墩防撞裝置,包括由內到外同圓設置的內緩沖墊2、轉動組件和外防撞組件,所述內緩沖墊2緊密包裹于橋墩1設置,所述外防撞組件通過轉動組件可繞軸向中心線轉動,所述轉動組件包括內圈4、外圈7和勻布設置于內圈4和外圈7之間的球狀滾動體6,所述外圈7可相對于所述內圈轉動,所述內圈4與所述內緩沖墊2之間可相對轉動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交通大學;云南云嶺高速公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重慶交通大學;云南云嶺高速公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453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