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力線設備接入方法、電力線設備和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43306.1 | 申請日: | 2013-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0167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陽陽;林粵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8 | 分類號: | H04L12/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 地址: | 266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力線 設備 接入 方法 電子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家電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力線設備接入方法、一種電力線設備和一種具有該電力線設備的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電力線通信)可以利用電力線進行數據傳輸,既能傳輸高帶寬數據,亦能克服WLAN所不具備的無線信號穿墻能力差,導致性能大幅降低的缺點。
在進行PLC模塊組網時,根據現有HomePlug AV協議(HomePlug AV是家庭電力線網絡聯盟為了滿足家庭數字多媒體傳輸的需要而制定的標準,能實現在電力線、電話線、以及同軸電纜上數據傳輸),新上電PLC設備在發現沒有其他PLC設備時,會把自身設置為當前家庭網絡的CCo(Central Coordinator,中央協調者)并廣播beacon包,詢問是否存在PLC網絡或設備。如果存在PLC網絡,該網絡會向CCo發送響應,進而一起組成新的網絡。
現有HomePlug AV協議至少存在以下技術問題:如果新上電設備周圍沒有PLC設備(即只有1臺PLC設備的情形),則廣播包是多余的,這樣既加大了PLC設備的自身功耗,占用了PLC鏈路帶寬,也增大了對其他用電設備的電磁輻射干擾。
發明內容
考慮到上述背景技術,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改進的HomePlug AV協議,能夠減少PLC設備自身功耗以及對其他用電設備的電磁輻射干擾。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力線設備接入方法,包括:在電力線設備接入電力線時,監聽所述電力線上傳輸的來自其他電力線設備的數據包;在未監聽到來自所述其他電力線設備的數據包時,不向外廣播數據包,處于靜默狀態。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當有電力線設備上電時,該電力線設備不發送數據包,處于靜默狀態,等待其他電力線設備廣播的數據包,在沒有監聽到其他電力線設備的數據包時,也不向外發送數據包,一直處于靜默狀態。這樣,在當前網絡環境只有一個電力線設備時,就無需確定哪個設備是當前網絡的中央協調者,在未接收到其他設備發送的廣播包之前自身不會主動發出廣播包,避免對其他用電設備產生不必要的電磁傳導輻射和干擾。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電力線設備,包括:監聽單元,用于在所述電力線設備接入電力線時,監聽所述電力線上傳輸的來自其他電力線設備的數據包;廣播單元,用于在未監聽到來自所述其他電力線設備的數據包時,不向外廣播數據包,處于靜默狀態。
根據本發明的電力線通信設備能夠支持本發明提出的改進的HomePlug AV協議。當該電力線通信設備上電時,其不向外發送數據包,處于靜默狀態,等待其他電力線通信設備廣播的數據包,在沒有監聽到其他電力線通信設備的數據包時,也不向外發送數據包,一直處于靜默狀態。這樣,在當前網絡環境只有一個電力線設備時,就無需確定哪個設備是當前網絡的中央協調者,在未接收到其他設備發送的廣播包之前自身不會主動發出廣播包,避免自身多余能量消耗及對其他用電設備產生不必要的電磁傳導輻射和干擾。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本發明提出的電力線設備。該電子設備包括但不限于電視機、冰箱、空調、電腦、平板電腦。由于根據本發明的電力線設備可避免自身多余能量消耗以及對其他用電設備產生不必要的電磁傳導輻射和干擾,因此采用該電力線設備的電子設備也具有同樣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示出了相關技術中的基于HomePlug AV協議的組網示意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電力線設備接入方法的流程圖;
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電力線設備的框圖;
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基于新HomePlug AV協議和舊HomePlug AV協議的電力線設備的組網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首先解釋在本文中出現的幾個名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4330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