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降脂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743030.7 | 申請日: | 2013-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359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栩顏;林艷英;鄭志遠;劉冠萍;吳賽春;賢明華;盧敏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8 | 分類號: | A61K36/8998;A61P3/06;A61K35/37;A61K31/704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 |
| 地址: | 543002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衛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降脂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脂肪代謝或運轉異常使血漿一種或多種脂質高于正常稱為高脂血癥,高脂血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高脂血癥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與先天性和遺傳有關,是由于單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參與脂蛋白轉運和代謝的受體、酶或載脂蛋白異常所致,或由于環境因素(飲食、營養、藥物)和通過未知的機制而致。繼發性多發生于代謝性紊亂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黏液性水腫、甲狀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腎疾病、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或與其他因素年齡、性別、季節、飲酒、吸煙、飲食、體力活動、精神緊張、情緒活動等有關。
高脂血癥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脂質在真皮內沉積所引起的黃色瘤和脂質在血管內皮沉積所引起的動脈硬化。盡管高脂血癥可引起黃色瘤,但其發生率并不很高;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又是一種緩慢漸進的過程。因此在通常情況下,多數患者并無明顯癥狀和異常體征。不少人是由于其他原因進行血液生化檢驗時才發現有血漿脂蛋白水平升高。
高脂血癥控制需要很長時間進行,所用的費用昂貴,目前臨床上所用的西藥主要是治療高脂血癥引起的各種病癥,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疾病,只能從表面上控制表情,而達不到根治的目的,另外,西藥類大多具有一定的肝腎毒性。
中醫理論認為,高血脂主要是因為飲食過度,而脾胃虛弱,胃腐熟水谷不力,脾失健運,痰濕內盛而造成的,為本虛標實之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降脂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降脂中藥組合物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列的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所述的降脂中藥組合物,是由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的:
人參二醇苷5-15份、茯苓30-60份、澤瀉30-60份、首烏20-40份、山楂20-40份、決明子10-30份、雞內金10-30份、麥芽10-30份、蒼術10-30份、桂枝10-30份。
優選地,是由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的:
人參二醇苷8-12份、茯苓40-50份、澤瀉40-50份、首烏25-35份、山楂25-35份、決明子15-25份、雞內金15-25份、麥芽15-25份、蒼術15-25份、桂枝15-25份。
更優選地,是由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的:
人參二醇苷10份、茯苓45份、澤瀉45份、首烏30份、山楂30份、決明子20份、雞內金20份、麥芽20份、蒼術20份、桂枝20份。
以下是本發明的藥材來源:
人參二醇皂苷:是人參皂苷的一種。人參皂苷(Ginsenoside)是一種固醇類化合物,三萜皂苷。主要存在于五加科人參屬藥材中,人參屬多數是一些名貴中藥材,如三七、人參、西洋參等等。人參皂苷根據皂苷元的不同可以分成兩類三組,一類是四環三萜的達瑪脂烷系皂苷,其中一組加酸水解最后產物為人參二醇,如人參皂苷Rb1、Rb2、Rb3、Rc、Rd、Rg3、Rh2等等。
茯苓: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發汗”后,攤開晾至表面干燥,再“發汗”,反復數次至現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陰干,稱為“茯苓個”;或將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干,分別稱為“茯苓皮”及“茯苓塊”。【性味】甘、淡,平。【歸經】歸心、肺、脾、腎經。【功能主治】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澤瀉:本品為澤瀉科植物澤瀉Alisma?orientalis(Sam.)Juzep.的干燥塊莖。冬季莖葉開始枯萎時采挖,洗凈,干燥,除去須根及粗皮。【性味】甘,寒。【歸經】歸腎、膀胱經。【功能主治】利小便,清濕熱。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血脂。
首烏:本品為蓼科植物何首烏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的干燥塊根,其藤莖稱“夜交藤”。秋、冬二季葉枯萎時采挖,削去兩端,洗凈,個大的切成塊,干燥。【性味】苦、甘、澀,溫。【歸經】歸肝、心、腎經。【功能主治】解毒,消癰,潤腸通便。用于瘰癘瘡癰,風疹瘙癢,腸燥便秘;高血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4303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暢神安眠湯
- 下一篇:一種治療腦血栓的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