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公交拉環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42451.8 | 申請日: | 2013-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230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林雄萍;葉力;劉峰凱;鄭濱;黃長宇;李慧;呂銘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0N3/02 | 分類號: | B60N3/02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361021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公交 拉環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交通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公交拉環。?
背景技術
現有的公交交通的拉環設計不人性化,對于個子矮的乘客,拉環的位置太高,不是拉不到就是拉著十分費力,長時間使用容易造成肌肉酸痛,而對于個子高的乘客,拉環的位置也不一定適合,長時間使用也不舒適。由于現有的公交拉環大多采用柔性連接材料,會在公交車的行駛中產生不同程度的擺動,致使乘客沒有一個固定的支撐物,容易站不穩,造成傷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調節長度的公交拉環。?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本發明是一種公交拉環,它包括固定套筒、手握部、握柄、套筒彈簧、導向彈簧柱、復位彈簧和固定裝置;所述的手握部的上部與固定套筒間隙套接在一起且兩者之間設有套筒彈簧,手握部的下部與握柄連接并通過固定裝置形成固定和展開狀態,固定裝置安裝在手握部內;在手握部與握柄之間設有導向彈簧柱,復位彈簧套接在導向彈簧柱上且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頂靠在手握部與握柄上。
所述的固定裝置包括多個滾輪、吊帶、卡件;所述的套筒彈簧上端固定在固定套筒上,套筒彈簧的下端連接兩個滾輪,其余滾輪可旋轉的安裝在手握部內,吊帶繞接在多個滾輪之間,?吊帶中段穿過手握部下部與握柄之間的縫隙,在手握部下部上、與握柄相對處設有可卡置在吊帶上的卡件。?
所述的卡件呈較尖銳凸起物。?
所述的導向彈簧柱由導柱和導套構成;所述的導套固定在手握部內,導柱固定在握柄上;所述的復位彈簧為壓縮彈簧,復位彈簧套接在導向彈簧柱上。?
所述的固定裝置包括拉桿、楔形滑塊、滑塊彈簧、多個矩形齒;所述的多個矩形齒沿固定套筒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固定套筒內腔,在固定套筒內腔沿徑向設有滑軌且與矩形齒的齒口相對;所述的楔形滑塊的外端為斜面,其滑接在滑軌上,滑塊彈簧的兩端分別頂靠在楔形滑塊與固定套筒內腔壁上;所述的拉桿上部穿設在固定套筒內,拉桿上端設有楔形塊,該楔形塊的斜面與楔形滑塊的斜面相對,拉桿的下端與握柄連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發明的手握部與固定套筒間隙套接在一起,兩者之間可相對竄動,具有伸縮功能,長度可在0-20厘米之間調節,乘客可以自由選擇適合的高度,選擇完成后,握住握柄,手握部內的固定裝置可使手握部與固定套筒相對固定,即高度固定,給不同身高的乘客在汽車行駛中提供了牢固可靠的支撐。當乘客下車后,握柄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自動歸位,手握部在套筒彈簧的作用下自動恢復到原來的高度。?
??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第二個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4是本發明第二個實施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是本發明是一種公交拉環的第一個實施例,它包括固定套筒1、手握部2、握柄3、套筒彈簧4、導向彈簧柱5、復位彈簧6和固定裝置7。?
所述的手握部2的上部與固定套筒1間隙套接在一起且兩者之間設有套筒彈簧4,手握部2的下部與握柄3在導向彈簧柱5的作用下,連接并通過固定裝置7,形成固定和展開的狀態,固定裝置7安裝在手握部2內。?
所述的固定裝置7包括六個滾輪711、712、713、714、715、716、吊帶72、卡件73。所述的套筒彈簧4上端固定在固定套筒1上,套筒彈簧4的下端連接兩個滾輪711、713,其余滾輪可旋轉的安裝在手握部內,吊帶繞接在六個滾輪711、712、713、714、715、716之間,?吊帶72中段穿過手握部2下部與握柄3之間的縫隙且該段吊帶72處于滾輪715、716之間,在手握部2下部上、與握柄3相對處設有可卡置在吊帶72上的卡件73,該卡件73為較尖銳的柱狀凸起物,如,三角形柱體。?
所述的導向彈簧柱5由導柱51和導套52構成。所述的導套52固定在手握部2內,導柱51固定在握柄3上;所述的復位彈簧6為壓縮彈簧,復位彈簧6套接在導向彈簧柱5上且復位彈簧6的兩端分別頂靠在手握部2與握柄3上。在本實施例中,導向彈簧柱5有兩套,分別位于握柄3的兩端。?
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集美大學誠毅學院,未經集美大學誠毅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4245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