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仿生耐磨損膨脹錐及其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741121.7 | 申請日: | 2013-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420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石白茹;王惠;裴曉含;邵天敏;魏松波;李濤;李益良;鄭立臣;陳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B29/10 | 分類號: | E21B2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韓蕾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仿生 耐磨 膨脹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氣田開發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仿生耐磨損膨脹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膨脹管技術是石油工程領域內出現的重大新技術,也是近幾年的一個熱點研究領域。膨脹管技術是在液壓或機械力的作用下,驅動膨脹錐在膨脹管內產生軸向移動,使膨脹管超過彈性極限發生永久塑性變形從而達到增大采油管柱或井眼內徑的目的。膨脹管技術可有效地解決傳統井深結構井越深、套管層數越多,最終的井眼直徑將會很小的問題,可用于鉆井、完井、采油、修井等作業過程。
目前國內外所用膨脹錐為高強度鋼,膨脹管是由低碳鋼經特殊加工而成的套管。套管的膨脹過程也就是膨脹錐表面和膨脹套管內表面構成的一對摩擦副的摩擦過程。由于膨脹錐的外徑大于膨脹管的內徑,塑性變形所需要的力導致膨脹錐與可膨脹套管內表面間的接觸壓力遠遠高于普通機械傳動中接觸表面間的壓力,機械軸承中,接觸面壓通常只有20-50MPa,研究結果表明,為了使套管被擴張變形,膨脹工具與套管內壁間的接觸面壓力可以高達500-800MPa,作業過程中接觸界面伴隨極高的溫升,由于膨脹錐和膨脹管材料都屬于鋼材,所以存在粘著現象,造成一定的粘著磨損。且作業環境中存在的砂粒,對膨脹錐表面造成嚴重的磨粒磨損和破壞,因此在膨脹過程中對膨脹錐存在嚴重的摩擦磨損問題。膨脹管作業過程中的磨損主要包括粘著磨損、接觸疲勞磨損和磨粒磨損,通過提高膨脹錐表面材料的強度和硬度,改變膨脹錐和膨脹管接觸界面的材料特性,可以使膨脹錐的磨損降低。
國內外主要以在膨脹管表面涂潤滑劑、包含潤滑劑的微膠囊涂層、在膨脹錐中附加一個機構用以提供潤滑劑等方法降低摩擦磨損,但液體潤滑材料在接觸面壓力高達500-800MPa時不能發揮作用,固體潤滑涂層在長井段的膨脹過程中存在嚴重的磨損消耗脫落失去作用等問題,導致膨脹錐磨損嚴重,提高了作業風險。完全用硬質合金材料制成的膨脹錐,可以顯著提高膨脹錐的硬度,但由于硬質合金材料脆性大,在膨脹作業過程中存在容易脆裂的危險。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種新的提高膨脹錐耐磨損、延長膨脹錐使用壽命的方法。
自然界的動物經過億萬年的進化,優化出一身適應環境的本領,如穿山甲、螻蛄和蜣螂等都具有非光滑的體表形態,其作用在于減阻、脫附和耐磨。利用仿生學方法,將生物表面非光滑理論應用到膨脹管技術中,將為提高膨脹管技術水平提供新的發展思路。對膨脹錐表面進行織構處理,達到降低摩擦阻力、延長使用壽命、降低作業壓力、提高作業成功率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仿生耐磨損膨脹錐,本發明將涂層與仿生非光滑形態相結合,用于膨脹錐技術,提高膨脹錐的耐磨性,延長膨脹錐壽命。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耐磨損膨脹錐的制造方法。
為達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耐磨損膨脹錐,所述膨脹錐在其工作面設置預制涂層槽2,在預制涂層槽2內設置涂層,在涂層表面設置凹體單元3。
根據本發明所述的膨脹錐,本發明所述預制涂層槽2跨越膨脹錐定徑段4和變徑段5的交界部分設置,其中該預制涂層槽2占變徑段5的寬度不小于變徑段寬度的三分之二,預制涂層槽環繞膨脹錐設置一周。
根據本發明所述的膨脹錐,所述凹體單元3組成凹體單元帶6,所述凹體單元帶6跨越膨脹錐定徑段4和變徑段5的交界設置,其中該凹體單元帶6占變徑段5的寬度不小于變徑段寬度的四分之一,凹體單元帶6環繞膨脹錐設置一周。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這里所述的變徑段寬度指的是變徑段沿膨脹錐軸心方向的寬度。
根據本發明所述的膨脹錐,本發明所述預制涂層槽2深度50~500μm。
根據本發明所述的膨脹錐,本發明進一步優選所述預制涂層槽2深度為200μm。
根據本發明所述的膨脹錐,本發明進一步優選所述涂層厚度與預制涂層槽深度一致;
根據本發明所述的膨脹錐,所述涂層硬度大于60HRC;
根據本發明所述的膨脹錐,本發明優選所述涂層硬度為60~70HRC。
根據本發明所述的膨脹錐,本發明所述凹體單元的底部和涂層槽底部距離為10~460μm。
根據本發明所述的膨脹錐,本發明進一步優選所述凹體單元3的底部和涂層槽底部距離為150μm。
根據本發明所述的膨脹錐,本發明最優選的是,所述預制涂層槽2深度為200μm,凹體單元3深度為50μm。
根據本發明所述的膨脹錐,本發明所述凹體單元3為平行或網格狀條紋、球冠狀凹坑;
其中本發明優選所述凹體單元3為球冠狀凹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4112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煤層氣排水管柱不壓井防噴裝置
- 下一篇:一種可取式壓差作用密封懸掛投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