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在產品上加工序列號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740995.0 | 申請日: | 2013-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928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朱松云;郎世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恒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18 | 分類號: | G05B19/1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汪青 |
| 地址: | 215137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產品 加工 序列號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產品上加工序列號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數控加工行業的發展,許多重要復雜產品(比如汽車發動機缸體)需要在產品的生命周期內對加工責任能夠追查到,所以要求每件加工的產品都需要有序列號,以便能夠日后追溯。而由于每件產品序列號的不停變化,普通的編程方法讓數控機床加工序列號變得難以實現。現在產品的序列號加工一般都是產品下線后,由人工打字上去,或者由激光打標機等其它設備打上序列號。這種方法容易在序列號的加工過程中發生產品碰傷等質量問題,而且因為工序增加,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在產品上加工序列號的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在產品上加工序列號的方法,該方法利用宏程序的運算功能,讓數控機床自動產生序列號并加工出來。
優選地,包括:先編寫出10個分別加工0、1、2、3、4、5、6、7、8、9的子程序;運算并生成序列號,利用宏程序依次判斷序列號中各個字符,調用與序列號相同字符的子程序并進行加工。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子程序包括:繪制0、1、2、3、4、5、6、7、8、9的2D字體,以每個字體的中心為原點,單獨編制出每個字體的刀具路徑,處理并生成代碼程序。
進一步優選地,前后的序列號為連續的字符,每加工完一件產品或運行一段程序結束,序列號自動累計加1。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和效果:
1、機床加工時間沒有任何增加;
2、序列號的數量沒有限制;上面的源程序為4位字符,共9999個產品,經過小量修改,可以實現任意位數的字符(比如6位數字符,可實現1百萬件產品的序列號加工)。因為500號以后的變量是公共變量,機床斷電后數據也不會丟失,可以讓實現每次生產的產品序列號能夠連續,比如,這一批量已經生產到了3152件,幾個月后生產時,只要變量沒有人工更改過,生產時序列號會自動變為3153;
3、加工的產品能夠追溯到責任,每天生產時,計錄下產品的序列號,無論產品如何流轉,都能夠追溯這件產品任意工序的加工責任人,責任單位;
4、由于在機床上已經加工出序列號,省卻產品序列號的線下加工,省時省力且可減少周轉環節提高質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案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一種在產品上加工序列號的方法,該方法利用宏程序的運算功能,讓數控機床自動產生序列號并加工出來。具體的說:?
包括:先編寫出10個分別加工0、1、2、3、4、5、6、7、8、9的子程序,其中子程序包括:0-9十個數字通過Master?cam或UG等CAM或CAD軟件按照要求繪出2D的字體,再用Master?cam等CAM軟件分別以每個字的中心為原點,單獨編制出每個數字的刀具路徑進行后處理,生成代碼程序;?
用變量及變量的運算來生成不同的序列號,數控加工中心系統里有一組系統變量參數,機器在每加工一件產品或運行一段程序結束(即讀取到程序結束并返回程序開頭的代碼M30),系統變量參數會自動自動累計加1,而程序里的#551到#554是機器內部變量參數的編號(此編號根據機器系統和型號來定的),每次運行程序#551到#554時會再次自動讀取機器內部的變量參數,因此就會實現每加工結束一件產品,其序列號會自動增加1;?
利用宏程序依次判斷序列號中各個字符,調用與序列號相同字符的子程序并進行加工,宏程序調用數字的子程序是根據程序里的十個條件語來判斷調用0-9十個數字中的哪個子程序。?
比如一個工件的序列號為3152,那么加工過程是這樣子的,先判斷第一個字符為多少,比如為3,然后調用3的子程序,再判斷第二個字符為多少,比如為1,然后調用1的子程序,再判斷第三個字符為多少,比如為5,然后調用5的子程序。。。。。加工完后,序列號變量+1,如果等于10了,便進一位。這樣,便可全自動的生成序列號來加工產品。
下面為宏程序的源代碼及簡要解釋:
%
O6666????????(刻序列號主程序)
T1M6
#551=3????(第一個字符起始常數,在機床中設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恒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恒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409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