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立體視頻舒適度評價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740605.X | 申請日: | 2013-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543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1 |
| 發明(設計)人: | 楊付正;孫李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17/00 | 分類號: | H04N17/00;H04N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黃志華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立體 視頻 舒適 評價 方法 裝置 | ||
1.一種立體視頻舒適度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
提取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空域特性和時域特性;
根據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空域特性和時域特性,確定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觀看舒適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空域特性和時域特性包括:
估計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視差;
根據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視差以及運動信息確定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視覺焦點位置;
根據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視覺焦點位置確定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可視區域;
根據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視差以及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可視區域,提取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空域特性和時域特性。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視差以及運動信息確定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視覺焦點位置,包括:
確定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內每個像素的權值,將具有最大權值的像素的位置確定為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視覺焦點位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的權值采用如下公式計算:
W=γ*|mv|+η*|dispcrossed|+λ*|δd|
其中,W為坐標為(x,y)的像素的權值,γ、η和λ為加權值;表示所述坐標為(x,y)的像素的平面運動矢量,dx和dy分別為所述坐標為(x,y)的像素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所述dx和dy在所述坐標為(x,y)的像素所在視頻幀及所述坐標為(x,y)的像素所在的視頻幀的相鄰視頻幀內搜索得到;dispcrossed為交叉視差值;δd為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及其相鄰視頻幀的匹配塊的平均視差的差值。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內具有最大權值的像素有多個,則將所述多個具有最大權值的像素中,距離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圖像中心位置最近的像素的位置,確定為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視覺焦點位置。
6.如權利要求2-5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域特性包括以下參數之一或任意組合:參考視差、參考視差的百分比和第一觀看舒適度影響因子;
所述根據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視差以及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可視區域,提取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空域特性,包括:
確定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對應的視差集合,所述視差集合為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可視區域內的像素視差集合,且其中的每個視差值對應的像素數量均大于所述設定閾值;將所述視差集合中的最小視差值確定為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參考視差;
計算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可視區域內,視差為所述參考視差的像素的數目與有效像素的數目的比值,得到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參考視差的百分比,所述有效像素是指的視差絕對值小于搜索范圍的像素;
根據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是否存在邊框效應以及是否滿足下近上遠空間布局,確定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的第一觀看舒適度影響因子,所述第一觀看舒適度影響因子在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不存在邊框效應且滿足下近上遠空間布局時取第一值,在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存在邊框效應但滿足下近上遠空間布局時取第二值,在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不存在邊框效應但不滿足下近上遠空間布局時取第三值,在所述立體視頻段的視頻幀存在邊框效應且不滿足下近上遠空間布局時取第四值,其中,第一值、第二值、第三值和第四值為預設值,且第一值小于第四值,第三值在第一值和第二值之間且與第一值和第二值均不相等;所述邊框效應是指對于一個視頻幀,如果成像于屏幕邊緣的物體的視差為交叉視差,且所述物體的一部分超出了屏幕范圍,則存在邊框效應;所述下近上遠是指一個視頻幀對應的成像于屏幕底端的物體的感知深度離觀眾近、成像于屏幕頂端的物體的感知深度離觀眾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40605.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幀內預測模式的選擇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一種3D?JND閾值計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