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砂輪結構及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739986.X | 申請日: | 2013-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072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金特磨削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D5/06 | 分類號: | B24D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慶紅 |
| 地址: | 550009 貴州省貴陽經濟技術***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砂輪 結構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砂輪結構及制作方法,屬于磨削工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陶瓷超硬模壓砂輪主要是整體式結構,即砂輪的磨塊為環形的一個整體,而整體式的砂輪在制作過程中,由于模壓不均勻、燒結不易控制等原因,制作的砂輪質量不一,廢品率高,直徑越大的砂輪越是如此;而且整體式砂輪需要大尺寸生產設備的投入,存在著生產投資大,成本高等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砂輪結構及制作方法,其廢品率低、生產投資小。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砂輪結構,包括基體和分體式的磨塊,所述基體上設有燕尾槽,所述磨塊底部設有與燕尾槽對應的燕尾凸起,磨塊通過燕尾凸起與燕尾槽配合固定在基體上。
所述基體上的燕尾槽與基體的至少一個側壁貫通,磨塊的燕尾凸起由基體側壁卡入燕尾槽,且通過樹脂層粘接固定。
所述基體上的燕尾槽為一列或兩列。
所述基體上環形分布磨塊,在磨塊之間設有間隙。
所述基體半徑在500-2000mm。
所述磨塊為金剛石、立方氮化硼、剛玉或碳化硅磨塊。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作上述所述砂輪結構的方法,在基體上制作出燕尾槽,在磨塊底部制作出對應的燕尾凸起,磨塊通過燕尾凸起與燕尾槽的配合固定在基體上。
在基體上制作出或列燕尾槽,燕尾槽至少與基體的一個側壁貫通,將磨塊的燕尾凸起由基體側壁卡入燕尾槽,再通過樹脂層粘接固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磨塊采用分體式結構,基體上的燕尾槽槽口外小內大,不僅是通過熱固樹脂的粘接力固定磨塊,還能夠通過燕尾槽的形狀將磨塊卡住,將磨塊更牢固的固定,防止磨塊在磨削過程中從基體上脫落。磨塊之間留有間隙,作為排水、降溫、排屑的間隔槽,其使用壽命長;基體采用鋁合金或鈦合金等合金基體,不會爆裂,具有更高的使用線速度,分體式磨塊的體積小,制作工藝更容易控制,其合格率高,而且個別的磨塊質量不合格,容易更換,不至于造成整個產品被列為廢品,降低了生產成本;磨塊采用金剛石、立方氮化硼、剛玉或碳化硅等一種或幾種超硬材料制作,在基體上的磨塊排列更加靈活。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發明基體燕尾槽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發明磨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基體1、燕尾槽2、磨塊3、燕尾凸起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圖1-3所述,本發明為一種砂輪結構,包括基體1和分體式的磨塊3,所述基體1上設有燕尾槽2,所述磨塊3底部設有與燕尾槽對應的燕尾凸起4,磨塊3通過燕尾凸起與燕尾槽配合固定在基體1上。
所述基體1上的燕尾槽2與基體1的至少一個側壁貫通,磨塊3的燕尾凸起4由基體1側壁卡入燕尾槽2,且通過樹脂層粘接固定。
所述基體1上的燕尾槽2為一列或兩列。
所述基體1上環形分布磨塊3,在磨塊3之間設有間隙。
所述基體1半徑在500-2000mm。
所述磨塊3為金剛石、立方氮化硼、剛玉或碳化硅磨塊。
制作上述砂輪時,先在基體1上制作出一或兩列燕尾槽2,燕尾槽2至少與基體1的一個側壁貫通,將磨塊3的燕尾凸起4由基體1側壁卡入燕尾槽2,再通過樹脂層粘接固定,或者在燕尾槽2內涂覆熱固性樹脂,將磨塊2卡入后進行熱壓并燒結硬化,得到砂輪。當基體1采用一列燕尾槽2時,燕尾槽2可以與基體1的一個側壁貫通,也可以與兩個側壁都貫通,當基體1采用兩列燕尾槽2時,每列燕尾槽2與基體1的一個側壁貫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金特磨削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貴州金特磨削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3998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