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酯型涂層低水汽透過率聚酯薄膜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39938.0 | 申請日: | 2013-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246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明勇;徐秀桃;羅春明;劉洪樂;王明;許顯成;朱東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東方絕緣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J7/04 | 分類號: | C08J7/04;C08L67/02;C09D167/00;C09D7/12;B29C6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劉克勤 |
| 地址: | 621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酯 涂層 水汽 透過 薄膜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聚酯型涂層低水汽透過率聚酯薄膜,其特征是:該薄膜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備的雙向拉伸聚酯薄膜及其涂敷在該膜兩側表面的聚酯型膠涂層組成,聚酯薄膜厚度為150~250μm、聚酯型膠涂層厚度均為0.08~0.25μm。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型涂層低水汽透過率聚酯薄膜,其特征是:所述聚酯型膠涂層是在聚酯切片經擠出機融熔鑄片、縱向拉伸成膜后,采用在線涂布方式將聚酯型膠涂敷在該膜的兩個表面上,再經橫向拉伸、烘干交聯固化和熱定型而得到的涂層。
3.一種聚酯型涂層低水汽透過率聚酯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驟:
a、制備聚酯型膠:
在可稱重量的配制容器中,加入40重量份的去離子水,在攪拌下加入16~50重量份含聚酯樹脂25%的水溶性聚酯乳液,繼續攪拌30分鐘后,再滴加pH調節劑N,N-二甲基乙醇胺,使pH=9.5,攪拌下依次加入1.2~3.75重量份納米硅溶膠、0.5~1重量份表面活性劑、0.2~0.5重量份流平劑、0.2~0.5重量份消泡劑,最后加入0.12~0.625重量份固化劑,再加入去離子水至總物料達到100重量份,再次滴加N,N-二甲基乙醇胺調pH至9.5,再攪拌30分鐘,制得聚酯型膠;
所述納米硅溶膠為納米級二氧化硅乳液;
所述表面活性劑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
所述流平劑為聚醚硅氧烷;
所述消泡劑為有機硅聚醚共聚物;
所述固化劑為丁醚化氨基樹脂或異氰酸酯;
b、制備聚酯型涂層低水汽透過率聚酯薄膜:
將干燥后的聚酯切片加入擠出機在265~300℃溫度下融熔,經擠出機模具唇口擠出,在12~20℃冷鼓上鑄片,并以10~20m/分鐘速度進入3~5m長、65~95℃的縱向拉伸段拉伸3.0±0.8倍后,此時經縱向拉伸的聚酯薄膜以22~76m/分鐘的速度進入冷卻電暈段,用1~3秒鐘冷卻至15~45℃,進行電暈處理,經縱向拉伸和電暈處理的聚酯薄膜進入在線涂布裝置,采用凹版輥涂的涂布方式將上述第一步制備的聚酯型膠對其進行涂布,涂布后的聚酯薄膜兩側涂層厚度分別為0.08~0.25μm,經縱向拉伸、電暈處理和涂布后的聚酯薄膜進入5~9m長、溫度100~135℃的預熱段除去水分,然后在8~12m長、溫度135~155℃的橫向拉伸段拉伸3.0±0.8倍,再經溫度在10~16m長、225~245℃的熱定型段定型0.1~0.8分鐘,使涂層交聯固化形成致密的涂層,再經60~80℃、0.1~1分鐘和在室溫下兩個階段的冷卻后收卷,即制得聚酯型涂層低水汽透過率聚酯薄膜;
所述聚酯切片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或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
4.按權利要求3所述聚酯型涂層低水汽透過率聚酯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b所述制得的聚酯型涂層低水汽透過率聚酯薄膜中,聚酯薄膜厚度為150~250μm、各聚酯型涂層厚度均為0.08~0.25μm。
5.按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聚酯型涂層低水汽透過率聚酯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a所述含聚酯樹脂25%的水溶性聚酯乳液的pH為7~10、粒徑為50~150nm,羥值<6mg/g(KOH),粘度<1dPa·s(25℃),斷裂伸長率在300~12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東方絕緣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東方絕緣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3993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用丁晴再生橡膠生產的O型圈
- 下一篇:一種新型的夜光數據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