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感應精度的紅外管排布單元、框架及設置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38217.8 | 申請日: | 2013-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1377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25 |
| 發明(設計)人: | 薛琛;謝旺;徐文杰;劉輝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2 | 分類號: | G06F3/04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王茹,向群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感應 精度 紅外 排布 單元 框架 設置 方法 系統 | ||
1.一種高感應精度的紅外管排布單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紅外線接收管,設置在所述第一紅外線接收管對側的由預設數個紅外線發射管組成的發射軸、第二紅外線接收管;
所述第一紅外線接收管的覆蓋半角A為對側的紅外線發射管的能量輻射廣角的一半;
所述發射軸由屏幕對側的距離所述第一紅外線接收管最近的起始位置,延伸至距離所述起始位置長度為X的邊緣位置;所述起始位置與所述邊緣位置之間至少包含一個紅外線發射管,所述長度X=L*tgA,其中,L為所述第一紅外線接收管與對側的垂直距離;
在所述發射軸上,與所述起始位置的距離小于等于X的位置上設有所述第二紅外線接收管。
2.根據權利1所述的感應精度的紅外管排布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紅外線接收管位于所述邊緣位置。
3.根據權利1或2所述的感應精度的紅外管排布單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發射軸上,包括:在所述起始位置設有第三紅外線接收管。
4.根據權利3所述的感應精度的紅外管排布單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發射軸上,所述第二紅外線接收管與所述第三紅外線接收管之間,包括2~10個紅外線發射管。
5.一種高感應精度的紅外管排布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個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高感應精度的紅外管排布單元;
其中,相鄰的兩個紅外管排布單元之間,第一紅外管排布單元的第一紅外線接收管作為第二紅外管排布單元的第一紅外線接收管,或者第一紅外管排布單元的第一紅外線接收管作為第二紅外管排布單元的第二紅外線接收管。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感應精度的紅外管排布框架,其特征在于:
在屏幕框架的任一側,靠近屏幕對角的紅外管排布單元包含的紅外線發射管的數量,比靠近所述屏幕中心位置的紅外管排布單元所包含的紅外線發射管的數量更多。
7.一種高感應精度的紅外管排布單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紅外線發射管,設置在所述第一紅外線發射管對側的由預設數個紅外線接收管組成的接收軸、第二紅外線發射管;
所述第一紅外線發射管的覆蓋半角A為其能量輻射廣角的一半;
所述接收軸由屏幕對側的距離所述第一紅外線發射管最近的起始位置,延伸至距離所述起始位置長度為X的邊緣位置;所述起始位置與所述邊緣位置之間至少包含一個紅外線接收管,所述長度X=L*tgA,其中,L為所述第一紅外線發射管與對側的垂直距離;
在所述接收軸上,與所述起始位置的距離小于等于X的位置上設有所述第二紅外線發射管。
8.根據權利7所述的感應精度的紅外管排布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紅外線發射管位于所述邊緣位置。
9.根據權利7或8所述的感應精度的紅外管排布單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軸上,包括:在所述起始位置設有第三紅外線發射管。
10.根據權利9所述的感應精度的紅外管排布單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軸上,所述第二紅外線發射管與所述第三紅外線發射管之間,僅包括一個紅外線接收管。
11.一種高感應精度的紅外管排布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個如權利要求7至10任一項所述的高感應精度的紅外管排布單元;
其中,相鄰的兩個紅外管排布單元之間,第一紅外管排布單元的第一紅外線發射管作為第二紅外管排布單元的第一紅外線發射管,或者第一紅外管排布單元的第一紅外線發射管作為第二紅外管排布單元的第二紅外線發射管。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高感應精度的紅外管排布框架,其特征在于:
在屏幕框架的任一側,靠近屏幕對角的紅外管排布單元包含的紅外線接收管的數量,比靠近所述屏幕中心位置的紅外管排布單元所包含的紅外線接收管的數量更少。
13.一種高感應精度的紅外管排布框架的設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據對側的紅外線發射管的能量輻射廣角,模擬觸摸屏上的光柵分布;
通過圖像識別技術獲取光柵稀疏區域,查找包含所述光柵稀疏區域的紅外管排布單元;
增加該紅外管排布單元的發射軸上工作的紅外線發射管的數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3821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