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機動車前支撐梁、前支架及裝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37016.6 | 申請日: | 2010-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0794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12 |
| 發明(設計)人: | 邁克爾·歐文;大衛·I·阿洛特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羅西外空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08 | 分類號: | B62D25/08;B62D27/04;B62D29/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戴建波 |
| 地址: | 德國施塔特***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動 車前 支撐 支架 裝配 方法 | ||
1.一種機動車前支架,其包含至少一個機動車前支撐梁;其中,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撐梁包括頂部件與底部件,所述的頂部件與所述的底部件固定在一起,并包圍形成一空腔,而且,所述的頂部件與所述的底部件是模制的;
其中,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包括水平橫梁,所述的水平橫梁包括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撐梁;所述的頂部件包括左頂部件、中間頂部件及右頂部件;所述的底部件包括左底部件與右底部件,所述左底部件與所述右底部件適于固定在一起,而且在所述左底部件與所述右底部件在固定在一起之前,適于可滑動地安裝,以將所述底部件調節至第一預設寬度;在所述左頂部件、中間頂部件及右頂部件固定至所述底部件之前,適于可滑動地安裝至所述底部件,以將所述頂部件調節至第二預設寬度;其中,所述底部件形成立柱結構,所述左底部件包含左立柱,所述右底部件包含右立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其中,所述機動車前支撐梁的空腔用于容納至少一個支撐結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其中,所述的支撐結構是下述中的任何一個:液壓成型的支撐結構、金屬板、擠出的加固元件和拉擠的加固元件。
4.如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其中,在所述頂部件與所述底部件之間具有卡扣固定連接,用于將所述頂部件固定至所述底部件。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其中,所述的卡扣固定連接是如此形成的:在所述頂部件與所述底部件中的一個中具有至少兩個卡簧及一個穩定框,而在另一個中則具有至少兩個開口及一個穩定槽;其中,所述穩定框與所述穩定槽在第一預設公差內是適配的;所述卡簧的數量與所述開口的數量是相同的,所述開口用于容納所述卡簧,所述卡簧卡扣固定于所述開口內;在所述至少兩個卡簧之間有一個卡簧間空間,當形成所述卡扣固定連接時,臨近所述開口的隔片與所述卡簧間空間在第二預設公差內是適配的。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其中,所述頂部件是焊接到所述底部件。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其中,所述頂部件與所述底部件中的至少一個是采用長玻璃纖維直接注模法制造的。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其中,所述頂部件與所述底部件中的至少一個是由至少兩個子部件構建的。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其中,所述頂部件與所述底部件中的至少一個具有下述至少一個模制特征:模制的安裝結構和插入物。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其中,所述的空腔用于容納下述中的至少一個:電線、清洗瓶、散熱器膨脹瓶以及電接頭。
11.如權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其中,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包括水平橫梁,所述的水平橫梁包括一機動車前支撐梁。
12.如權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其中,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包括至少一個立柱,所述至少一個水平橫梁包括一機動車前支撐梁。
13.如權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其中,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包括水平橫梁,該水平橫梁為一機動車前支撐梁;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包括至少一個立柱;所述至少一個橫梁包括一機動車前支撐梁;所述的水平橫梁的底部件具有凸起,所述立柱的頂部件與底部件適于在所述立柱的空腔內容納該凸起,而且通過所述立柱對所述凸起的容納,而剛性地將所述水平橫梁與所述立柱連接在一起。
14.如權利要求1-13之一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其中,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還包括如下之一:
-適于與所述左立柱及右立柱固定在一起的橫梁,其中,所述左立柱與右立柱適于可滑動地安裝至該橫梁,以將所述底部件調節至第一預設寬度;
-模制左橫梁與模制右橫梁,其中,所述模制左橫梁與左立柱形成整體,所述模制右橫梁與右立柱形成整體;所述模制左橫梁適于與所述模制右橫梁固定在一起,而且,所述模制左橫梁與所述模制右橫梁適于彼此可滑動地安裝,以將所述底部件調節至第一預設寬度。
15.一種利用趨勢調節來裝配機動車前支架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機動車前支架包括水平橫梁,所述的水平橫梁包括一機動車前支撐梁;其頂部件包括左頂部件、中間頂部件及右頂部件,其底部件包括左底部件與右底部件;所述的左底部件與右底部件適于固定在一起,而且所述左底部件與右底部件在固定在一起之前適于可滑動地安裝,以將所述底部件調節至第一預設寬度;所述的左頂部件、中間頂部件及右頂部件在固定至所述底部件之前,適于可滑動地安裝在所述底部件上,以將所述頂部件調節至第二預設寬度;所述底部件構成立柱結構,其中,所述左底部件包含左立柱,所述右底部件包含右立柱;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所述左底部件與右底部件定位在一起(1600);
-調節所述左底部件與右底部件至第一預設寬度(1602);
-將所述左頂部件、中間頂部件及右頂部件定位(1604);
-調節所述左頂部件、中間頂部件及右頂部件至第二預設寬度(1606);
-將所述右底部件固定至左底部件(1608);以及
-將所述左頂部件、中間頂部件及右頂部件固定至所述底部件(16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羅西外空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福羅西外空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3701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