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膽道蛔蟲癥的中藥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35681.1 | 申請日: | 2013-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907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孫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斌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9 | 分類號: | A61K36/889;A61P1/16;A61P3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膽道 蛔蟲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一種治療膽道蛔蟲癥的中藥。
背景技術
??膽道蛔蟲是蛔蟲寄生于人體腸道所致疾病。?膽道蛔蟲癥(biliary?tract?ascariasis,biliary?ascariasis)是腸道蛔蟲病中最嚴重的一種并發癥。膽道蛔蟲癥多發于兒童和青壯年,女性較多見。大多數病人有腸道蛔蟲癥、吐蟲或排蟲史。部分病人有過近期驅蟲治療。
它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腸道蛔蟲運動活躍,并鉆入膽道而出現的急性上腹痛或膽道感染。發作時病人疼痛難以忍受,大哭大叫,十分痛苦。若治療措施跟不上,晚期病人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和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以食欲不振,面色萎黃,臍周疼痛,時作時止,吐蛔、便蛔為主要臨床表現。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常見病,男女老幼都可感染,尤以兒童發病率為最高。目前,治療膽道蛔蟲病主要采用手術治療、驅蟲治療、ERCP取蟲等法治療。手術治療主要是針對進入膽管內蛔蟲較多難用非手術治療法治愈或蛔蟲與結石并存者、膽囊蛔蟲病及合并嚴重并發癥如重癥型膽管炎急性壞死性胰腺炎肝膿腫膽汁性腹膜炎等患者;驅蟲治療是當發作時,服用哌嗪(驅蛔靈)或左旋咪唑等,服用驅蟲劑很易合使蟲體殘骸遺留在膽內而形成膽結石;ERCP取蟲是當檢查時發現蛔蟲有部分在膽管外,可用取石鉗將蟲體取出,此法只能取出部分蛔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膽道蛔蟲癥的中藥,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愈膽道蛔蟲癥的目的。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膽道蛔蟲癥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成的:
烏梅50份、使君子25份、苦楝子25份、枳殼15份、花椒15份、榧子15份、檳榔25份、廣木香15份、甘草5份。
本發明配方中各藥材的來源及主治功能如下:
烏梅【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梅Prunus?mume?(Sieh.)Sieb?.et?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實。【性味】?酸、澀,平。【歸經】?歸肝、脾、肺、大腸經。【功能主治】?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用于肺虛久咳,久痢滑腸,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膽道蛔蟲癥。
使君子【來源】?本品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indica?L.的干燥成熟果實。【性味】?甘,溫。【歸經】?歸脾、胃經。【功能主治】?殺蟲消積。用于蛔蟲、蟯蟲病,蟲積腹痛,小兒疳積。
苦楝子【來源】?藥材基源:為楝科植物楝Melia?azedarach?L.的果實。【性味】?苦,寒,有小毒。【歸經】?肝,胃經。【功能主治】?行氣止痛;殺蟲。主脘腹脅肋疼痛;疝痛;蟲積腹痛;頭癬;凍瘡
枳殼【來源】?本品為蕓香科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未成熟果實。【性味】?苦、辛、酸,溫。【歸經】?歸脾、胃經。【功能主治】?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用于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胃下垂,脫肛,子官脫垂。
花椒【來源】?本品為蕓香科植物青椒(香椒、青花椒、山椒、狗椒)Zanthoxylum?schinifolium?Sieb.?et?Zucc.或花椒(蜀椒、川椒、紅椒、紅花椒、大紅袍)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花椒)及種子(椒目)入藥。【性味】?辛,溫。【歸經】?歸脾、胃、腎經。【功能主治】?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蟲積腹痛,蛔蟲癥;外治濕疹瘙癢。
榧子【來源】?本品為紅豆杉科植物榧?Torreya?grandis?Fort.的干燥成熟種子。【性味】?甘,平。【歸經】?歸肺、胃、大腸經。【功能主治】?殺蟲消積,潤燥通便。用于鉤蟲、蛔蟲、絳蟲病,蟲積腹痛,小兒疳積,大便秘結。
檳榔【來源】?本品為棕櫚科植物檳榔?Areca?catechu?L.?的干燥成熟種子。【性味】?苦、辛,溫。【歸經】?歸胃、大腸經。【功能主治】?殺蟲消積,降氣,行水,截瘧。用于絳蟲、蛔蟲、姜片蟲病,蟲積腹痛,積滯瀉痢,里急后重,水腫腳氣,瘧疾。
廣木香【來源】菊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云木香的干燥根。【性味】?辛、苦,溫。【歸經】?歸脾、胃、大腸、三焦、膽經。【功能主治】?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脹痛,瀉痢后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煨木香實腸止瀉。用于泄瀉腹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斌,未經孫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3568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