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蒸發器組件檢漏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735534.4 | 申請日: | 2013-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435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羅恒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州力通車用空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10 | 分類號: | G01M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劉洪京 |
| 地址: | 545104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蒸發器 組件 檢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蒸發器組件檢漏裝置,是蒸發器輔助檢驗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蒸發器氣密性檢測,通常是技術人員將裝配后的蒸發器組件連接好氣源,放置在簡易的水池里面逐個的進行氣密性檢驗,操作效率低并且檢驗的準確率受到操作熟練度的影響。
發明內容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本發明提供一種蒸發器組件檢漏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具體實現:
蒸發器組件檢漏裝置,包括水池,在所述水池中鋪設多孔板,所述多孔板與升降架連接并由所述升降架帶動多孔板上下運動,所述升降架與氣缸連接并由所述氣缸驅動升降架。
進一步的,所述多孔板的一個側邊與升降架連接,并且在所述升降架的外側或者連接升降架的多孔板的側邊上設有輥輪,所述輥輪與設置在水池內部的縱向設置的軌道配合,在多孔板上與升降架相鄰的兩個側邊上分別設有斜拉桿,所述升降架的頂部中心與所述氣缸的缸桿連接,所述氣缸位于水池的外部并且直立安裝。
所述軌道的中間具有縱向的凹槽,以與所述輥輪適應。
所述斜拉桿的下端與多孔板的側面鉸接,上端與升降架連接,并在連接位置的下側設有一個可使斜拉桿與升降架分離的槽口。
在所述水池的底部設有排水口。
在所述水池內設有至少5個氣密連接管,每個氣密連接管均各自串聯了獨立的氣壓表和調節閥,以便觀測每根氣密連接管的氣壓,方便控制檢測氣壓。
本發明所述的蒸發器組件檢漏裝置,技術人員只需將被測產品放置在升降架上同時連接好氣密連接管,啟動聯動開關,升降架連同產品沉下水面即可開始進行氣密性檢驗;并且可以實現一次檢測多個蒸發器的目的。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蒸發器組件檢漏裝置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蒸發器組件檢漏裝置的側視圖。
圖3是氣缸、升降架、多孔板的結構安裝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蒸發器組件檢漏裝置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蒸發器組件檢漏裝置,包括水池1,在所述水池中鋪設多孔板2,所述多孔板2與升降架3連接并由所述升降架3帶動多孔板2上下運動,所述升降架3與氣缸4連接并由所述氣缸4驅動升降架3。
所述多孔板2的一個側邊與升降架3連接,并且在所述升降架3的外側(或者連接升降架的多孔板的側邊上)設有輥輪5,所述輥輪5與設置在水池1內部的縱向設置的軌道6配合,輥輪5與軌道6起到了支撐和引導的作用,特別是可以抵消單側設置的升降架3在升降的過程中產生的扭轉力;在多孔板2上與升降架3相鄰的兩個側邊上分別設有斜拉桿7,所述升降架3的頂部中心與所述氣缸4的缸桿連接,所述氣缸4位于水池1的外部并且直立安裝。
所述軌道6的中間具有縱向的凹槽,以與所述輥輪5適應,軌道6及其上部的凹槽,可以對輥輪起到導向的作用,保證升降架3在升降的過程中沿著垂直的軌道運動。
所述斜拉桿7的下端與多孔板2的側面鉸接,上端與升降架3連接,并在連接位置的下側設有一個可使斜拉桿與升降架分離的槽口8,該槽口8的設置,可以使斜拉桿自動靠重力作用與升降架連接,并且可以便于拆卸。
在所述水池1的底部設有排水口12,用于將水池中的水排出。
在所述水池1內設有至少5個氣密連接管9,每個氣密連接管9均各自串聯了獨立的氣壓表10和調節閥11,以便觀測每根氣密連接管的氣壓,方便控制檢測氣壓。
本發明所述的蒸發器組件檢漏裝置,技術人員只需將被測產品放置在升降架上同時連接好氣密連接管,啟動聯動開關,升降架連同產品沉下水面即可開始進行氣密性檢驗;并且可以實現一次檢測多個蒸發器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州力通車用空調有限公司,未經柳州力通車用空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3553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脫硫吸收塔
- 下一篇:一種提高吸附床熱氣體循環脫附再生效率的裝置及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