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路況汽車使用的動力傳動及分動切換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35255.8 | 申請日: | 2013-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608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惠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增元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F3/00 | 分類號: | B60F3/00;B60K17/28;B60K17/344;B60B35/1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路況 汽車 使用 動力 傳動 切換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全路況汽車使用的動力傳動及分動切換機構,屬于汽車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ZL00109897.7”號專利文獻給出了一種水路兩棲且輪、履兼備的全路況汽車的主要結構,該車通過車輪及履帶的升降,并配合動力的分動切換來實現車輪驅動或輪、履驅動的轉換;但該項專利文獻并沒有給出動力傳動及分動切換的具體結構,事實上,該專利文獻所依賴的實驗樣車是采用了兩只四驅車通用的分動箱串聯組合后實現輪、履分動切換的。
由于車輪直徑與履帶驅動輪直徑難于相同,在輪、履混驅模式下為實現車輪與履帶線速度相等,還需要在分動箱至履帶驅動橋之間再串聯一個變速箱,由此使得分動切換系統結構復雜且凌亂,加之通用分動箱多為手動,無法電控編程;再有,該車沒有配置螺旋槳,而采用車輪劃水的方式做水中推進,若要提高航速而加配螺旋槳,則再增加通用分動箱的串聯組合是難以實現的。
另據檢索發現,“200920267899.8”及“201010543437.1”號專利申請與本項發明有相近之處,其區別特征是:
“200920267899.8”號申請給出的是一個“一帶三”的分動箱,其中沒有離合分動機構,其目的是拖帶多只齒輪泵,再通過液壓控制閥實現系統的分動控制,因此,該項申請的發明目的及技術方案均與本項發明有明顯區別。
“201010543437.1”號申請給出了一個“一帶四”的分動方案,發明目的與本項發明相近,但仍有不同,該方案只能實現“前軸驅動???????????????????????????????????????????????四軸驅動”即兩種模式之間的轉換,再有,該系統共使用了6、16、18計三只分動箱,其中16是利用驅動橋改造而成的,其中主分動箱6僅有“一帶三”的功能,且不能獨立分動切換。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的是一種全路況汽車使用的動力傳動及分動切換機構,該機構有助于解決現有機構控制不便、無法獨立動力輸出等問題。
本發明的特征之一在于:一種動力后置的全路況汽車使用的動力傳動及分動切換機構,所述的全路況汽車是指一種兼有車輪、履帶和螺旋槳的兩棲全路況汽車,通過車輪及履帶的升降并配合動力傳動中的分動切換來實現輪、履、槳等行走模式的轉換與組合,該車由發動機及變速箱構成的動力總成縱置于車身尾部,發動機頭部朝向車尾,其特征在于:動力自變速箱輸出后經傳動軸(1)與一個分動箱(2)的輸入端相連接,該分動箱共有五個輸出端,并經各自的傳動軸分別與前輪驅動橋(3)、履帶驅動橋(4)、后輪驅動橋(5)、及左、右兩側螺旋槳的中間傳動軸(6)、(7)相聯接。
其中,所述分動箱內部,輸入端聯接是齒輪(11),其軸的前端為兩個半軸對接結構,兩半軸同軸安裝但可以相對傳動,兩半軸上有花鍵,花鍵上裝有可軸向滑移的齒式離合器(14),離合器上有撥叉(15),轉動撥叉可以改變離合器的位置從而實現兩半軸的分離或接合,當離合器處于接合位時,該半軸輸出端即是齒輪(11)的輸出端,再經傳動軸與前輪驅動橋(3)相聯接;
所述齒輪(11)的左、右兩側有齒輪(12)、(13)與之常嚙合,齒輪(12)、(13)是齒輪軸,分置在齒輪(11)的兩側,是左、右螺旋槳的分動齒輪,齒輪(12)、(13)的輸出端分別經左、右兩根傳動軸與兩個中間傳動軸(6)、(7)相聯接,在中間傳動軸(6)、(7)上分別裝有離合器(8)、(9);
所述齒輪(11)的下方還有一個齒輪(10)與之常嚙合,齒輪(10)的輸出端經傳動軸與后輪驅動橋(5)相聯接;
所述齒輪(10)的下面有齒輪(16)與之常嚙合,齒輪(16)是履帶驅動橋(4)的分動齒輪,齒輪(16)與其所在的軸之間裝有軸承及可軸向滑移的齒式離合器(17),離合器上有撥叉(18)。
本發明的另一特征在于:一種動力前置的全路況汽車使用的動力傳動及分動切換機構,所述的全路況汽車是指一種兼有車輪、履帶和螺旋槳的兩棲全路況汽車,通過車輪及履帶的升降并配合動力傳動中的分動切換來實現輪、履、槳等行走模式的轉換與組合,該車由發動機及變速箱構成的動力總成縱置于車身前部,發動機頭部朝向車頭,其特征在于:動力自變速箱輸出后經傳動軸(1)與一個分動箱(2)的輸入端相連接,該分動箱共有五個輸出端,并經各自的傳動軸分別與前輪驅動橋(3)、履帶驅動橋(4)、后輪驅動橋(5)、及左、右兩側螺旋槳的中間傳動軸(6)、(7)相聯接。
其中,輸入端聯接的是齒輪(11),其軸的另一端即為輸出端,并經傳動軸與后輪驅動橋(5)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增元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未經福州增元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3525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車載制冷裝置的外殼
- 下一篇:一種汽車冰雪路面自動防滑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