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面大霧局部快速人工造雨消除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735154.0 | 申請日: | 2013-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963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金良安;曲翊;遲衛;高占勝;苑志江;陳明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曲翊 |
| 主分類號: | E01H13/00 | 分類號: | E01H13/00;B63B35/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星海專利事務所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陽 |
| 地址: | 116023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面 大霧 局部 快速 人工 消除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面大霧局部快速人工造雨消除方法,其屬于船舶安全保障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大霧能降低能見度,嚴重影響海陸空交通。為降低大霧的影響,通常采用人工方法使霧消散,稱為人工消霧。人工消霧技術通常是以霧的物理結構區分冷暖霧,并針對暖霧和冷霧的不同形成機理采取不同的消霧方法。
一、人工消冷霧法。主要是根據冰云和水云混合產生降水的理論為主要依據,通過向云霧區撒播人工冰晶,促進水汽與冰晶凝結增大后降落以達到消霧效果。這種方法在地面消霧的效果已得到驗證并獲得實際應用。
二、人工消暖霧法。主要是使霧滴變大沉降或蒸發變沒,從而使霧消散。與冷霧相比,暖霧形成機理更為復雜。基于此,現有的消除暖霧方法通常根據其機理劃分為三種:1)凝結滴落法。在霧中播撒吸濕顆粒作為催化劑,產生大量凝結核,水汽在凝結核上凝結長成大水滴,導致霧滴蒸發并在大水滴上凝結,使霧消失;2)加熱蒸發法。在小范圍霧區加熱空氣,以蒸發霧滴使其消失;?3)擾動混合法。借助飛機在霧區頂部攪動空氣,驅使干燥空氣與霧中空氣混合,加速霧滴消散。
綜上可見,目前所使用的各類人工消霧方法可以在航空和高速公路關鍵地段發揮作用,減輕大霧給人們生產生活造成的危害。但是這些方法都受地理條件限制明顯,無法施用于水面大霧的消除。而且每一種消霧方法只能解決局部冷霧或局部暖霧現象,對于天氣多變的水環境,難于推廣實施。
發明內容
為解決水面大霧消除難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水面大霧局部快速人工造雨消除方法,該方法應盡快使霧滴消散,從而保證船舶安全,?使水上作業得以順利執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面大霧局部快速人工造雨消除方法,它采用的步驟如下:
a、在船舶艏部和左右兩舷各設有一個向空中施放人工雨滴的裝置;
b、所述造雨裝置底部與吸水裝置連接;
c、所述吸水裝置向造雨裝置供水,通過噴頭噴射能夠快速消除特定區域霧滴的人工雨滴。
所述造雨裝置的前端為噴頭,噴頭的仰角應>0度。
所述吸水裝置為船用恒壓變頻供水設備。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這種水面大霧局部快速人工造雨消除方法,該方法在船舶的艏部和左右兩舷各設有一個可向空中施放人工雨滴的裝置,釋放大量雨滴。在雨滴降落過程中不斷截獲霧滴,由此形成更大的水滴,進一步提高截獲效率。由此,特定地區的霧滴即被快速消除,達到消霧的目的,使水上作業或行動得以順利執行。這種技術使用方便,附加設備結構簡單,便于設置在船舶艏部及兩舷,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水面大霧局部快速人工造雨消除方法是這樣實施的:
a、在船舶艏部和左右兩舷各設有一個可向空中施放人工雨滴的裝置;
b、所述造雨裝置底部與吸水裝置連接;
c、所述吸水裝置向造雨裝置供水,通過噴頭噴射能夠快速消除特定區域霧滴的人工雨滴。
該人工造雨消除方法的技術依據是:人工造雨消霧技術主要是指人工造雨的強度、人工造雨的實現范圍、噴頭形狀,這些特征將是設計人工造雨消霧設備的工作方式、工作深度及外型尺寸等關鍵技術參數。
1、人工造雨強度?人工造雨技術能否快速有效截獲霧滴,雨滴的強度是一個關鍵因素。通常認為強度越大,消霧效率會顯著增加。
2、人工造雨實現范圍?對于船舶航行狀態,人工造雨消霧范圍主要由航行能見度決定。能見度越低,需達到的造雨消霧范圍越大。
3、噴頭形狀??液滴越小,耗水量越小的噴頭其消霧效率較高。
上述技術方案的指導思想是:雨滴對霧滴的截獲作用。一般認為雨滴對霧滴有三種截獲作用:1.覆蓋方式。雨滴受重力影響呈垂直降落狀態,與處于下方的霧滴直接接觸,形成較大體積液滴并受慣性作用繼續沉降,在沉降過程中液滴不斷截獲霧滴,最終達到消霧效果;2.沾邊方式。雨滴與附近的霧滴受分子間作用力/氫鍵力影響逐漸靠近,從邊緣接觸發展至彼此融合。直到聚集的液滴大到其自身產生的重力超過空氣上升力與液體表面張力的合力時,液滴發生沉降,達到消霧效果;3.卷吸方式。雨滴降落時,帶動雨滴附近空氣流動,空氣流速變大導致空氣壓強變小。較遠處的空氣流動較慢,氣壓不變,霧滴受壓力差作用被推向雨滴。兩者發生融合,直到聚集的液滴大到其自身產生的重力超過空氣上升力與液體表面張力的合力時,雨滴發生沉降,達到消霧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曲翊,未經曲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351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機械手式搬運器
- 下一篇:用于冶金容器的承載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