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中藥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732945.8 | 申請日: | 2013-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056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姜靜;李曉祎;畢紅妍 | 申請(專利權)人: | 姜靜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 | 分類號: | A61K36/896;A61K36/90;A61P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400 山東省文***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下肢 靜脈曲張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成藥制劑,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中藥。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下肢靜脈曲張指隱靜脈、淺靜脈伸長,迂曲而呈曲張狀態,多見于從事持久站立工作,體力活動強度高,或久坐少動者。其主要病因為靜脈壁軟弱,靜脈瓣膜缺陷及淺靜脈內壓升高,是引起淺靜脈曲張的主要病因。靜脈壁薄弱和靜脈瓣膜缺陷,與遺傳有關。長期站立,重體力勞動,妊娠,慢性咳嗽,習慣性便秘等后天性因素,使瓣膜承受過度壓力,逐漸松弛,不能緊密關閉。循環血量經常超負荷,亦可造成壓力升高,靜脈擴張,而形成相對性瓣膜關閉不全。當隱-股或隱-腘靜脈連接處的瓣膜遭到破壞而關閉不全后,就可影響遠側和交通靜脈的瓣膜。由于離心越遠的靜脈承受的靜脈壓越高,因此曲張靜脈在小腿部遠比大腿部明顯,而且病情的遠期進展比開始階段迅速。臨床主要表現為下肢淺靜脈擴張、迂曲、下肢沉重、乏力感。可出現踝部輕度腫脹和足靴區皮膚營養性變化,皮膚色素沉著,皮炎,濕疹,皮下脂質硬化和潰瘍形成。目前臨床治療,非手術僅能緩解輕度癥狀,手術治療有禁忌癥,且并發癥較多,應用硬化劑注射或壓迫療法,易造成硬化劑滲漏造成組織炎癥,壞死或進入深靜脈并發血栓形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的技術不足,提供一種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中藥,成本低,治療下肢靜脈血栓療效高,無毒副作用,具有活血化瘀,提毒外出,祛腐生肌,清熱解毒,清除壞死組織,殺菌消炎的功能,適用于單側、雙側,輕、中、重度下肢靜脈曲張。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中藥,其特征是原料藥組成以重量百分比計為,兔絲子9~13%,黃柏6~9%,伸筋草5~10%,血竭5~8%,王不留行4~8%,淫羊藿5~7%,丹皮4~7%,土茯苓4~6%,白蘚皮4~7%,元胡2~5%,烏藥3~5%,清風藤2~5%,秦艽2~5%,當歸3~5%,巴戟天3~5%,靈芝4~6%,枳殼3~6%,綿茵陳2~5%,將上述藥料藥烘干、研碾成細粉末,過120目篩,裝瓶備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療效高,無毒副作用,具有活血化瘀,提毒外出,祛腐生肌,清熱解毒,清除壞死組織,殺菌消炎的功能,適用于單側、雙側,輕、中、重度下肢靜脈曲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采用兔絲子、黃柏、伸筋草、血竭、王不留行、淫羊藿、丹皮、土茯苓、白蘚皮、元胡、烏藥、清風藤、秦艽、當歸、巴戟天、靈芝、枳殼、綿茵陳為原料制備而成。其組分(重量%)每副為兔絲子11、黃柏8、伸筋草9、血竭7、王不留行6、淫羊藿6、丹皮6、土茯苓5、白蘚皮4、元胡4、烏藥5、清風藤3、秦艽3、當歸5、巴戟天5、靈芝5、枳殼5、綿茵陳3。取上述18味中草藥總重量182克,烘干、研碾成粉末,過120目篩攪拌均勻,裝入保鮮袋內扎緊袋口,再放入容器內,蓋緊蓋子。用時先將下肢靜脈曲張的部位:隱靜脈、淺靜脈伸長、迂曲而呈曲張狀態皮膚表面,皮膚色素沉著、皮炎、濕疹、皮下脂質硬化和潰瘍形成等皮膚表面用酒精棉球擦洗干凈待干,根據病變曲張皮膚部位大小,將本發明藥粉倒入無菌容器內,每次約80~90克左右,用麻油調和成膏狀,然后用消毒棉簽蘸取藥膏均勻地涂抹患處,藥膏厚約3~4mm,涂藥范圍超過皮損范圍1~2cm,上蓋無毒保鮮膜,再用繃帶包扎,每日換藥2次,10天為1療程,休息2~3天,再進行下一療程,一般需3~4個療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姜靜,未經姜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3294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