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榨油機加濕進料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732048.7 | 申請日: | 2013-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424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寧 |
| 主分類號: | B30B15/30 | 分類號: | B30B15/30;B30B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2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榨油機 加濕 進料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產品,廣泛適用于食用油料脫皮后進行冷榨和熱榨工序中使用榨油機操作領域。
背景技術:
自1900年美國發明第一臺連續榨油機至今,螺旋榨油機一直是當今世界主要制油設備,廣泛應用于油脂的制取。目前國內市場已出現少量雙螺桿榨油機,在功能上還有不足,榨膛拆卸費工費時,操作麻煩;每次拆裝榨螺,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安裝工具;才能完成榨螺拆裝工序。不管單螺桿還是雙螺桿榨油機,只要油料在水分含量或者籽含殼的配比不是最佳的狀態;都會存在榨螺被卡死的故障;而且有時比較頻繁,造成壓榨生產線經常性的停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涉及的產品,針對上述榨油機在工作過程中,油料的水分含量不佳的情況下;都會存在榨螺被卡死的故障而停機等問題,提供了一種榨油機加濕進料裝置,在油料進入榨油機壓榨前,提供適量的蒸汽通過立式攪拌器使油料均勻加濕升溫;達到出餅正常、出油率高的效果。
榨油機加濕進料裝置,包括:機架、進料段、立式進料絞龍、臥式進料絞龍、進料斗、加濕器、壓榨段。立式進料絞龍通過設有的法蘭與進料段用螺栓連接,距離法蘭200mm處設有一個環形的加濕器;加濕器由環形圈管、噴嘴、連接法蘭組成。加濕器采用無縫管管加工成圓形圈管,圓形圈管的外沿通過焊接的方式接有直管,直管的頂端設有法蘭;法蘭與蒸汽系統的接管相連。圓形圈管內沿設有4個噴嘴,噴嘴呈十字形分布;噴嘴一端焊接在立式進料絞龍的外殼圓管的周圍,另一端焊接在圓形圈管內沿管路彼此相通。臥式進料絞龍設置在立式進料絞龍上,呈90°直角相連;以焊接的方式設置在加濕器的上方。臥式進料絞龍的上方設有進料斗,進料斗的下方設有進料閥門。當油料進入進料斗后,打開進料斗下方設有的閥門;油料進入臥式進料絞龍,通過絞龍葉片慢慢輸送到立式進料絞龍內;經立式進料絞龍上設有的葉片向下輸送。當油料經過加濕器時,由于圓管周圍設有4個噴頭;通過絞龍上設有的葉片的攪拌,將蒸汽系統輸送過來的蒸汽均勻的混合在油料中;然后經進料段進入壓榨段進行壓榨取油。
通過上述結構的設置,使油料進入榨油機壓榨前,提供適量的蒸汽使油料均勻加濕升溫;進入壓榨段餅成型較好、油脂成分充分布于表面;從而達到出餅正常、出油率高的效果,避免因榨油機榨螺卡死而停機耽誤的工作時間;增長了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1為榨油機加濕進料裝置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進料段1、????立式進料絞龍2、????臥式進料絞龍3、????進料斗4、加濕器5、????壓榨段6、????機架7、????出餅斗8、????出油斗9。
具體實施方式:
本項目所涉及的產品如圖1所示,榨油機的進料段1與壓榨段6通過4根長高強度螺栓連接安裝在2件機架7之間。立式進料絞龍2的底部通過設有的法蘭與進料段6用螺栓連接,距離立式進料絞龍2的法蘭200mm處,通過焊接的方式設有一個環形的加濕器5;加濕器5采用無縫管管加工成圓形圈管,圓形圈管的外沿通過焊接的方式接有直管,直管的頂端設有法蘭;法蘭與蒸汽系統的接管相連。圓形圈管內沿設有4個噴嘴,噴嘴呈十字形分布;噴嘴一端焊接在立式進料絞龍2的外殼圓管的周圍,另一端焊接在圓形圈管內沿管路彼此相通。臥式進料絞龍3通過焊接的方式設置在立式進料絞龍2上呈90°直角相連,設置在加濕器的上方。臥式進料絞龍3的上方設有進料斗4,進料斗4的下方設有進料閥門。當油料進入進料斗4后,打開進料斗4下方設有的閥門;油料進入臥式進料絞龍3,通過絞龍葉片慢慢輸送到立式進料絞龍2內;經立式進料絞龍2上設有的葉片向下輸送。當油料經過加濕器5時,由于圓管周圍設有4個噴頭;通過立式進料絞龍2上設有的葉片的攪拌,將蒸汽系統輸送過來的蒸汽均勻的混合在油料中;然后油料經進料段1進入壓榨段6進行壓榨取油。壓榨后油渣餅經出餅斗8排出,茶油經壓榨段6的縫隙流入下面的油盤中,然后經出油斗9輸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寧,未經李寧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3204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