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酯樹脂薄膜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730286.4 | 申請日: | 2013-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246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童華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廣海大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63/91 | 分類號: | C08G63/91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中正知識產權事務所 44231 | 代理人: | 劉林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酯樹脂 薄膜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聚酯樹脂薄膜。
背景技術
聚酯通常在其表面上存在有大量的羧基和羥基,容易在含有水分的環境下水解,時常產生劣化傾向。因此,在屋外等經常暴露于風雨之中的環境下,太陽能模組使用的聚酯的水解需要得到抑制。
為了使聚酯產生耐水解性,有人對其進行催化水解反應減少末端羥基,為了有效的減少末端羥基,往往會使用一些有效的末端封閉劑作為添加劑。
然而,添加有末端封閉劑的聚酯樹脂在熔融擠出的時候具有很多弊端,熔融混煉時,末端封閉劑會產生凝膠等異物,以及部分未參與反應的揮發成分造成工程污染,使得作業環境惡化。而且,末端封閉劑的價格相對較高,在生產中大量使用有障礙。
為了最大限度的發揮末端封閉劑的效果,熔融擠出工藝中添加的末端封閉劑反應并不完全,熔融成型后未反應的封閉劑會繼續引起封閉反應從而有效抑制羧基的增加。但是為了取得此種效果就必須要過量添加封閉劑。
而且,為了得到耐久性較好的聚酯薄膜,減少末端羥基數量,也就是使用AV值較低的樹脂原料得到固相聚合顆粒。然而,固相聚合顆粒使用時,為了提高特性粘度熔融時的需要非常大的剪切熱來促進封閉劑的分解反應。
然而,熔融時為了抑制樹脂分解往往采用低溫擠出,但是低溫下無法完全地進行封閉反應,同時,低溫的樹脂原料中未熔融成分的結晶核在薄膜上的結晶化程度較高,延伸時張力過大,很難完全展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降低末端封閉劑的使用量及工藝中的組分揮發量的同時產出耐水解性能良好的聚酯薄膜。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所述聚酯樹脂薄膜,包括特性粘度在0.6~0.65dl/g的聚酯樹脂及末端封閉劑混合,末端封閉劑所占比為0.2~0.3,斷裂伸長率為100~115%。
????進一步地,所述聚酯樹脂為不飽和聚酯樹脂。
????進一步地,所述聚酯樹脂為三羥甲基丙烷和間苯二甲酸合成的,并用稀釋劑進行了粘度改性。
????進一步地,所述末端封閉劑為碳二亞胺。
????進一步地,含水率控制在10~100ppm之間。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具體實施方式部分結合有關數據進行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闡述:
將特性粘度在0.6~0.65dl/g的聚酯樹脂及末端封閉劑混合,末端封閉劑所占比為為0.6~1.2%,將二者采用擠出機熔融混煉,所述聚酯膜的熔點為T時,所述擠出機區域的溫度為T℃~T+200℃,在此條件下進行熔融樹脂的擠出工藝。
上述的原料在制成后亦可封裝為半成品的預混料,待需要時再次使用。
所述聚酯樹脂為不飽和聚酯樹脂。不飽和樹脂合成時粘度范圍更容易控制。
所述聚酯樹脂為三羥甲基丙烷和間苯二甲酸合成的,并用稀釋劑進行了粘度改性。稀釋劑可以選用有機醇類,如乙醇,或者惰性的無機粉末亦可。
所述末端封閉劑為碳二亞胺。
加入所述擠出機的聚酯樹脂的含水率控制在10~100ppm之間。水分過多時容易產生蒸汽壓,不利于產品合成。
所述比例當量為10~15eq/t。末端封閉劑價格高昂,在效果沒有明顯降低的前提下盡量減少使用。
所述擠出機為雙軸擠出機,擠出口的壓力控制在800~1000Pa之間。這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看選用的樹脂種類。
所述擠出機區域的溫度為T℃~T+150℃。
本發明優選的擠出方式為,雙軸擠出機螺桿直徑為L,其螺桿方向縱向長度為5L~10L,在該區域內進行加熱,其中樹脂以170℃的溫度進入,在向出口運動的過程中被加熱至最高300℃,然后擠出機出口溫度的邊緣加熱溫度為70℃,按照這種工藝,因為樹脂本身的熔點一半在100度以上,待固化的液態樹脂并不應在出口出驟冷,因而出口需要保持一定溫度,使樹脂不會驟冷成型,亦不會過熱而流動性過強導致難以成型控制。
以下給出本發明制得的薄膜的工藝參數及產品性能數據。
關于上表數據的簡要說明如下:
IV值為特性粘度;AV值為酸值,7、8號例為比較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廣海大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廣海大橡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3028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