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茄科植物培育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28136.X | 申請日: | 2013-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039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魏曉辰 | 申請(專利權)人: | 魏曉辰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 地址: | 516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植物 培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培育方法,具體涉及一種茄科植物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茄科植物包括辣椒、茄子、番茄、煙草等農作物,是人類生活的常用蔬菜。茄科植物為雙子葉植物,其種子內胚乳含量較低,無法在萌發時為胚芽等組織提供足夠的營養成分,導致通過種子繁殖的茄科植物在苗期生命力極弱,生產上表現為極易發生立枯病、猝倒病和菜青蟲、地老虎、金龜子等多種病蟲害。因土壤養分不平衡時還容易出現缺素癥、瘦弱苗,因育苗期氣溫不穩定導致幼苗遭受冷害凍害,常給農業生產造成嚴重損失。
現有的解決方法是通過施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通過施肥解決缺素,通過蓋膜、加強管理等解決冷害、濕害。上述的做法步驟繁瑣,如果施肥不合理常會產生肥害或營養不平衡導致效果不良,蔬菜品質下降,還會產生亞銷酸污染環境和地下水;化學農藥施用不當還會造成農藥殘留等毒菜事件。因此,現有研究報道可在茄科植物育苗時向其幼苗接種共生微生物,增強幼苗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其成活率。但在實際應用時,上述的共生菌育苗法并未表現出突出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公開一種可增強茄科植物抗逆性的培育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茄科植物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種子或組培得到的生根苗植入固體基質中,并向基質接種摩西球囊霉;
b.種子的胚芽萌發并露于基質外形成幼苗后,向基質接種假單胞菌;當對組培獲得的生根苗進行培養時,則在植入基質時同時向基質接種假單胞菌;接種假單胞菌后,獲得菌化的幼苗;
c.將幼苗培育至成熟。
所述摩西球囊霉可以為市售的摩西球囊霉菌劑,所述假單胞菌可以是任一種假單胞菌。摩西球囊霉是一種常見寄生于茄科植物的真菌,一般用于改善土質,也有報道利用摩西球囊霉增強茄科植物抗青枯病的能力。但尚未有利用摩西球囊霉增強茄科植物幼苗期抗逆性的技術,而單獨向幼苗接種摩西球囊霉,亦沒有使幼苗表達出高于未接種幼苗抗逆性,尤其是抗缺素癥、抗凍、抗旱的特性。即便是已有記載的摩西球囊霉抗青枯病等抗病特性,當其幼苗被種植于茄科植物連作的田地上時,其效果也微乎其微。假單胞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細菌,其下屬的青枯假單胞菌其通常被認為是茄科植物青枯病的病原,一般沒有記載它對茄科植物幼苗的生長有促進作用。而本發明先后向種子及幼苗接種摩西球囊霉及假單胞菌,卻使所培育的茄科植物在幼苗期表現出優良的抗旱、抗凍、抗病害等抗逆特性,同時在兩種共生菌的協同作用下,所述茄科植物幼苗生長速度也有較大的提升,猜測是接種兩種共生菌后,茄科植物對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吸收能力得到提高。先期對種子或組培獲得的生根苗接種摩西球囊霉后,再向種子萌發成的幼苗接種假單胞菌,幼苗對青枯病等病害的耐受能力有較大提高,猜測是摩西球囊霉與茄科植物的幼苗共生后,其菌體或其代謝產物可與假單胞菌發生拮抗,使侵染幼苗的致病菌失去致病能力。所述步驟c可以是將幼苗移栽到土壤、耕地中進行常規栽培。特別的,在本發明中,同時接種了摩西球囊霉與假單胞菌的茄科植物幼苗,其即便被栽培與茄科植物連作的土壤中,亦不易被土壤中積累的致病菌群所感染。這一效果并未見有相關現有技術報道。此外,由于假單胞菌可能感染人體而使之患病,為防止最終收獲的果實、植物體等使用部分殘留有致病的假單胞菌,本發明特別地只向基質接種假單胞菌,接種時還應盡量避免使假單胞菌接種幼苗露出基質的部分。本發明所稱假單胞菌,應排除可使茄科植物患青枯病的青枯假單胞菌。所述生根苗可以是任一種組培方法獲得的茄科植物生根苗。所述步驟c則可采取現有的將茄科植物幼苗培養至成熟的方法進行。
進一步的,還包括接種假單胞菌后,向基質和幼苗添加多不飽和脂肪酸。
經發明人驗證,接種假單胞菌后,向基質和幼苗施用多不飽和脂肪酸后,可大幅度地刺激幼苗生長,提高幼苗的生長速率。同時,多不飽和脂肪酸對幼苗抗凍、抗病害等抗逆特性也有較大的促進作用。推測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共生在茄科植物組織內或根際的微生物菌群生長,從而為茄科植物提供更加充足的有益代謝產物或營養物質。
更進一步的,所述多不飽和脂肪酸為碳鏈長度18-22的直鏈脂肪酸,其不飽和鍵數量為2-6個。
經發明人驗證,多不飽和脂肪酸的碳鏈長度、不飽和度對上述的促進幼苗生長的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本發明特別選用碳鏈長度為18-22、含有2-6個不飽和鍵的直鏈脂肪酸,符合這一條件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施用后,均能對幼苗生長產生較明顯的促進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魏曉辰,未經魏曉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2813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下置音箱的一體機
- 下一篇:一種礦用變頻器的控制電路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