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細胞破壁低溫提取杜仲綠原酸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726468.4 | 申請日: | 2015-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909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9 |
| 發明(設計)人: | 田洪全;任治軍;劉冬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老龍洞杜仲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46 | 分類號: | A61K36/46;A61P31/04;A61P29/00;A61K12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41021 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區江***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細胞 低溫 提取 杜仲 綠原酸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材加工領域,具體為一種細胞破壁低溫提取、膜分離技術結合樹脂工藝制備杜仲綠原酸的方法。
背景技術
綠原酸(chlorogenic?acid)是一種從雙子葉植物(如忍冬葉、咖啡豆、向日葵等)的葉和果實分離得到的酚類,也是許多中草藥(如杜仲、金銀花、茵陳等)及中藥復方制劑抗菌消炎、清熱解毒的主要活性成分,目前已成為中草藥制劑質量控制的主要指標之一。中草藥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瑰寶,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運用中草藥及其復方制劑在防病治病方面取得了異常豐富的臨床經驗,留下了一大批醫藥名著。近些年,由于西藥的泛濫,病原微生物的變異及抗藥性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于是,人們重新將目光投向了中草藥。特別是在人們日益崇尚天然、無污染食品的“后抗生素”時代,中草藥以其獨到的優勢逐漸受到人們前所未有的青睞,中草藥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藝、作用機理、應用研究也重新成為醫藥界追逐的熱點,并逐漸成為動物營養界研究的一大方向。
綠原酸是植物體在有氧呼吸過程中經莽草酸途徑產生的一種苯丙素類化合物。它是一種由咖啡酸(caffeic?acid)與奎尼酸(雞納酸,quinic?acid,即1-羥基六氫沒食子酸)縮合而成的縮酚酸,異名咖啡鞣酸,化學名3-O-咖啡酰奎尼酸(3-O-caffeoylquinic?acid),分子式為C16H18O9,分子量:345.30,半水合物為針狀晶體,110℃時變為無水化合物,易溶于水、乙醇、丙酮,微溶于乙酸乙酯,常溫下呈淡黃色固體。
植物中綠原酸的生物合成包括了一系列的酶促反應。在酶的催化下,葡萄糖轉化成莽草酸(shikimic?acid),后者再轉化成苯丙氨酸,最后經合成酶作用得綠原酸。其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徑如下:綠原酸在植物中分布廣泛,從高等雙子葉植物到蕨類植物均有報道,但含量較高的植物不多,主要存在于忍冬科忍冬屬(Lonicera)、菊科蒿屬(Artemisia)植物中,其中包括杜仲、金銀花、向日葵、咖啡。
由于綠原酸是極性較強的有機酸,易溶于醇、水,難溶于氯仿、乙醚,因此綠原酸的提取方法較多,有醇(甲醇、乙醇)溶法、水提醇沉、醇提鉛沉法及聚酰胺柱層析法等。
醇溶法:先用氯仿進行連續提取至流出液呈無色,再改用95%工業乙醇提取,提盡綠原酸;將所得乙醇提取液減壓濃縮成浸膏,與干凈的細沙拌合后,用熱水提取數次,使綠原酸轉溶于水中,棄去殘渣;所得水溶液用乙醚萃取,進一步除去脂溶性雜質;向脫脂后的水溶液中加入飽和無機鹽溶液,至沉淀完全,并稍有過量為止。此時,水中的綠原酸與金屬離子結合生成不溶性鹽;用離心分離法分離出沉淀并除去沉淀中的金屬離子后,將所得濾液用有機溶劑萃取數次,回收溶劑,得綠原酸粗品,經分步結晶和重結晶等方法精制,即得綠原酸純品,得率約為0.5%。醇溶法的弊端:溶劑損耗量大、嚴重增加了生產成本。
水提醇沉法:采用水為溶劑,加熱煮沸提取,但相應地增加其他水溶性成分如蛋白質、多糖、鞣質等雜質,可用傳統的醇沉法除去。醇沉過程中伴隨吸附和包夾,致使綠原酸有不同程度的損失。提取水提液中綠原酸時,分次醇沉比一次醇沉所得產品純度高;當乙醇濃度最終為90%時,一次醇沉的損失率比分次醇沉較大。
以上提取方案中存在著提取率不高、產品純度低、能源消耗量大的問題,嚴重制約了杜仲產業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問題及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細胞破壁低溫提取杜仲綠原酸的方法。該方法是將杜仲葉粉碎后,采用弱堿破壞葉片上的角質層,通過低溫提取、膜處理、反滲透、樹脂吸附洗脫工藝、濃縮及低溫連續帶式干燥制備杜仲綠原酸。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采用一種細胞破壁低溫提取杜仲綠原酸的方法步驟包括:
1、提取:第一次:用pH值為9的堿水浸泡(杜仲葉重量的3倍水量)20分鐘,然后把堿水放回儲罐內作為下一批原料第一次浸泡備用堿水;第二次:加入杜仲葉重量的7倍pH值為2的純水動態常溫提取2小時,放料液;第三次:加入杜仲葉重量的6倍pH值4的純水常溫動態提取2小時,放料液;第四次:加入杜仲葉重量8倍的純水,加溫到60℃,動態提取1小時,放料液,出液時用板框冷卻至30℃以下,本次料液作為下一批原料的第二次提取溶劑;
2、離心:用高速管式離心機離心提取后的料液,去除懸浮雜質,流速不超過1t/h;
3、膜分離:用0.5微米的陶瓷膜分離出杜仲葉中的蛋白質、多糖、鞣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老龍洞杜仲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湖北老龍洞杜仲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2646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