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添加蛋白酶的中華鱉飼料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725927.7 | 申請日: | 2013-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196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袁康培;陸萍;彭彩娥;沈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湖州市南太湖現代農業科技推廣中心 |
| 主分類號: | A23K1/18 | 分類號: | A23K1/18;A23K1/16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添加 蛋白酶 中華 飼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華鱉飼料,具體涉及一種添加蛋白酶的中華鱉飼料。
背景技術
中華鱉(Trionyx?sinensis)屬爬行綱、龜鱉目、鱉科、鱉屬,俗名鱉、甲魚、元魚等,在水產養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隨著國內外市場的逐步擴大,野生鱉產量急劇減少,工廠化養鱉得到了迅猛發展。中華鱉屬肉食性動物,對植物蛋白的利用能力較差。魚粉是其主要蛋白質來源,目前配方用量一般不低于60%。近年來,由于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和捕撈量的增加,海洋魚類資源嚴重衰退,全球魚粉產量下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魚粉消費國,每年要大量進口魚粉。供不應求導致進口魚粉價格不斷上漲,使得中華鱉養殖的成本越來越高。如何有效地降低飼料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是中華鱉養殖生產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無論是品牌飼料還是自配飼料,其所含各類大分子營養物質必須在通過中華鱉消化道的有限時間內、在消化道內的特定溫度和酸堿度條件下,被其自身所分泌的各類大分子水解酶降解成小分子,才可能被吸收利用。如果內源酶的種類與飼料中大分子營養物質的類型不符,或內源酶的活力不足,都會造成消化不徹底、飼料系數偏高,進而導致資源浪費、經濟效益偏低。目前中華鱉的養殖方式主要以溫室養殖和外塘高密度單養為主,大量的高蛋白飼料殘餌、消化不徹底的糞便極易導致水質惡化,普遍引起水環境中氮、磷及有機物等的嚴重污染,已成為主要的環境污染源,嚴重影響了龜鱉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中華鱉消化生理特點和營養要求,在飼料中添加適當的外源性蛋白酶,以補充內源蛋白酶的不足,提高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降低飼料系數,減輕水體污染,提高經濟效益。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對于中華鱉顆粒飼料,在原料混合階段加入粉狀蛋白酶,然后制粒;或在制粒后,在顆粒表面噴涂蛋白酶溶液。對于中華鱉粉狀飼料,在原料混合階段加入粉狀蛋白酶。每克中華鱉顆粒飼料或粉狀飼料成品中蛋白酶的活力為0.001-100.0U。
上述蛋白酶為中性蛋白酶,由細菌或真菌發酵所得。采用Folin酚法測定蛋白酶活性。1個酶活力單位(U)定義為在pH7.0、30℃的條件下,1分鐘水解酪蛋白生成1μmol?L-酪氨酸的酶量。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在中華鱉顆粒飼料生產過程的原料混合階段,添加1‰比活力為25,000U/g的Bacillus?subtilis粉狀耐高溫中性蛋白酶,制粒后即得含25U/g中性蛋白酶的中華鱉顆粒飼料。
實施例2
在中華鱉顆粒飼料生產過程完成制粒后,在每噸顆粒表面均勻噴涂用2公斤10,000U/g的Bacillus?cereus粉狀中性蛋白酶配制的20L酶液,干燥后即得含20U/g中性蛋白酶的中華鱉顆粒飼料。
實施例3
在中華鱉粉狀飼料生產過程的原料混合階段,添加2‰比活力為8,000U/g的Aspergillus?oryzae粉狀中性蛋白酶,充分混勻后即得含16U/g中性蛋白酶的中華鱉粉狀飼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湖州市南太湖現代農業科技推廣中心,未經浙江大學湖州市南太湖現代農業科技推廣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2592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鹿的簡易食槽裝置
- 下一篇:一種長保質期布丁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