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活塞式軸流調節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24162.5 | 申請日: | 2013-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719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吳偉功;連俊林;吳禮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特瑞斯信力(北京)流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3/26 | 分類號: | F16K3/26;F16K3/316;F16K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麗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通州區中關村***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活塞 軸流 調節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活塞式軸流調節閥。
背景技術
調節閥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氣行業。它與執行機構相連接,通過接收遠程控制信號,調整閥口開度等動作來實現對介質在輸送、儲存,分配自動化系統中的流量、壓力等過程參數進行控制的目的,屬于自動控制技術領域。
調節閥技術通過不斷的引進革新,并根據實施的豐富經驗,在軸流式調節閥的研究開發上進行不斷的改進。下面對現有的軸流式調節閥,進行技術優缺點說明:
調節閥主要由閥體、密封套、閥桿、導向套、閥籠、閥座、閥筒、調心套、導套法蘭、閥蓋等構成。
優點:1、閥體采用鍛鋼,制造容易,安全可靠;2、閥筒前端設置調心機構,降低零件同心度與裝配精度,制造難度適中;3、采用套筒結構,閥體內部零件受力平衡,執行機構扭矩要求低;4、自緊式密封設計,提高了泄漏等級;5、軸向對稱型流道,流體阻力系數小,能量消耗少,流通能力強,減輕了噪聲、共振與汽蝕現象。
缺點:1、閥座密封結構類似于格來圈,依靠O型圈的預壓緊力實現密封,適用于中小口徑的高壓密封,不適用于大口徑的高壓密封,即高壓適應能力有限;2、驅動閥桿依靠斜面機構將推力傳遞給傳動閥桿,但傳動閥桿直徑小,同時為半圓弧結構,與導向套的接觸面積小,單位比壓大,易造成導向套及傳動閥桿磨損,造成流體外泄,即使用壽命有限;3、配置呼吸帽與注油嘴,出現流體外漏后需要馬上進行維修。如閥門被用于短期內要求不能進行維護的工況下,無法滿足要求,即工況適應能力有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密封性好且應急處理靈活、方便的雙活塞式軸流調節閥。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活塞式軸流調節閥,包括閥體所述閥體包括右閥體、左閥體和中間閥體,所述中間閥體設置在右閥體和左閥體所組成的閥體殼內,所述中間閥體包括閥籠、閥筒、驅動閥桿、傳動閥桿、連接桿、支承、導向套、閥座、密封環和閥蓋,所述傳動閥桿設置安裝在支承內,其一端通過連接桿與閥筒固定連接,其另一端插裝在導向套內,所述導向套固定插裝于中間閥體的內孔中;所述驅動閥桿插裝于閥蓋、中間閥體及導向套的同軸孔內,并與傳動閥桿配合;所述閥座內安裝密封環與閥籠裝配為密封組件套裝在閥筒上,該組件一端插裝在中間閥體上,其另一端與左閥體固定連接;所述閥體上還設置有注脂孔道及泄放孔道,并分別安裝注脂閥及泄放閥。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支承包括內支承和外支承,所述內支承置于導向套與導向套滑動連接,所述外支承通過連接桿與閥筒固定連接。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閥筒通過調心套和調心環固定裝配在連接桿上。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導向套置于右閥體內的一端還設有密封套。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導向套通過導套法蘭固定連接在中間閥體上。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密封組件還包括O型圈,所述O型圈設置在閥籠和閥座的連接處。
有益效果:本發明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方面:
1、采用雙活塞式傳動機構,將傳動機構與運動機構進行分離,改善了導向套與支承的受力環境,從而提升了閥門的運動穩定性,延長了閥門的使用壽命;
2、采用閥座平衡式密封結構,密封環內外壓力平衡,無論口徑大小,均能使密封環內壁與閥筒外壁始終保持密封預壓緊力,保證密封;
3、采用泄漏應急處理方法,通過增加注脂孔及泄放孔,使不停機工況的處理更加靈活,方便,為用戶的現場管理排憂解難。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二段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三段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閥座平衡式密封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泄漏應急處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5所示,一種雙活塞軸流調節閥,包括閥體所述閥體包括右閥體1、左閥體2和中間閥體3,所述中間閥體3設置在右閥體1和左閥體2所組成的閥體殼內,所述中間閥體3包括閥籠9、閥筒12、驅動閥桿7、傳動閥桿5、連接桿14、支承4、導向套6、閥座10、密封環11和閥蓋1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特瑞斯信力(北京)流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特瑞斯信力(北京)流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2416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