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強度多級微納結構硅基骨修復支架材料、其制備方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23815.8 | 申請日: | 2013-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6804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昌勝;袁媛;唐為;林丹;牛浩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L27/56 | 分類號: | A61L27/56;A61L27/10;A61L27/02;A61L27/54;A61L27/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陳靜 |
| 地址: | 200237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骨修復支架 硅基 制備 微納結構 力學性能 骨組織工程支架 介孔氧化硅微球 藥物緩釋載體 微米級大孔 多級結構 納米介孔 支架材料 孔隙率 增強劑 基質 介孔 凝膠 連通 應用 | ||
1.一種具有微米-納米多級孔結構的硅基骨修復支架材料,所述的支架材料中具有200-500μm微米級大孔和2-22nm納米介孔,所述的支架材料包括:
介孔硅基干凝膠材料100重量份;和
介孔氧化硅微球5-40重量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骨修復支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材料如下制備:
(1)將介孔硅基干凝膠材料100重量份和介孔氧化硅微球5-40重量份混合;
(2)將(1)的混合物以0.3-0.8g/1cm3的質量體積比澆注在聚氨酯海綿上,陳化、烘干、煅燒、得到所述支架材料。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骨修復支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孔氧化硅微球包括:MCM-41、SBA-15、生物玻璃微球。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硅基骨修復支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孔氧化硅微球如下制備:將表面活性劑1-10重量份加入到水性溶劑中,鹽酸調節pH小于2,待表面活性劑充分溶解至透明后加入四水硝酸鈣0.5-10重量份、磷酸三乙酯0.1-10重量份、正硅酸乙酯3-50重量份;35±5℃下攪拌24±1h。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硅基骨修復支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孔硅基干凝膠材料如下制備:將表面活性劑1-15重量份加入水性溶劑中,鹽酸調節pH小于2,待表面活性劑充分溶解至透明后加入四水硝酸鈣0.3-5重量份、磷酸三乙酯0.1-4重量份和正硅酸乙酯3-50重量份;35±5℃下攪拌24±1h后陳化至黏度為(4-7)×104MPa。
6.如權利要求4-5任一所述的硅基骨修復支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劑選自: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P123、F127。
7.權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骨修復支架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將介孔硅基干凝膠材料100重量份和介孔氧化硅微球5-40重量份混合;
(2)將(1)的混合物以0.3-0.8g/1cm3的質量體積比澆注在聚氨酯海綿上,陳化、烘干、煅燒、得到所述支架材料。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硅基骨修復支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基骨修復支架材料如下制備:將5-40重量份介孔無機微球通過物理摻雜的方式均勻的分散在100重量份介孔硅基干凝膠材料中,將所得的復合溶膠以0.3-0.8g/1cm3的質量體積比在澆注在聚氨酯海綿上,室溫陳化并60±5℃烘干48±6h,600±100℃煅燒6±2h得到所述支架材料。
9.權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骨修復支架材料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用于制備骨組織工程支架;
用于制備藥物、蛋白、生長因子的控釋載體;或
用于制備細胞培養支架。
10.介孔氧化硅微球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將介孔氧化硅微球與介孔硅基干凝膠材料混合,用于制備具有微米-納米多級孔結構的硅基骨修復支架材料;所述的介孔氧化硅微球包括:MCM-41、SBA-15、生物玻璃微球;所述的介孔氧化硅微球如下制備:將表面活性劑1-10重量份加入到水性溶劑中,鹽酸調節pH小于2,待表面活性劑充分溶解至透明后加入四水硝酸鈣0.5-10重量份、磷酸三乙酯0.1-10重量份、正硅酸乙酯3-50重量份;35±5℃下攪拌24±1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理工大學,未經華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2381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