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醚后液化氣分離C4餾分的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21111.7 | 申請日: | 2013-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555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喬樹奎;胡從;王振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濱州裕華化工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11/09 | 分類號: | C07C11/09;C07C5/27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槐 |
| 地址: | 2566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化氣 分離 c4 餾分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醚后液化氣分離C4餾分的工藝。
背景技術??????????????????????????
正丁烯指的是碳鏈為直鏈的C4烯烴,包括丁烯-1、順-丁烯-2、反-丁烯-2等3種異板體。
在石化工業裝置中,催化裂化、熱裂解過程生產大量的C4烯烴組分,該組分中含有異丁烯和正丁烯,催化裂化過程一般產生處理的原油量的12%左右的液化氣,其中C4含量約占一半,其中烯烴含量也大約為C4的一半,而正丁烯則為C4烯烴的一半左右。
大部分的異丁烯用作MTBE的生產原料,隨著汽油的辛烷值的提高,高辛烷值汽油調合組分MTBE的需求一直在增加,盡管MTBE的環保問題一直有爭論,但是由于缺少可以替代的高辛烷值組分,MTBE的停產將導致高標號汽油生產難以維持,事實上,國內的MTBE產能至少仍然有進一步擴大的要求,MTBE的生產需要異丁烯作為原料,而生產MTBE的尾氣中烯烴基本上全部是正丁烯。
正丁烯除了生產烷其化油、橡膠、甲乙酮和仲丁醇等以外,基本上沒有較多的大宗利用途徑,特別是丁烯-2,國內一般用作家用液化氣燃料,汽油調合組分,由于丁烯-2的沸點相對較高,在較低溫度環境下,難以完全汽化,所以用作家用燃料液化氣質量不好,作為汽油組分時,則沸點又偏低,易導致RVP偏高,丁烯-2的利用存在一定的困難。
在很多其它場合,也需要將正丁烯異構化為異化烯,從而進一步進行聚合、氧化等反應,生成下游產品。
另一方面,為了解決MTBE可能禁用帶來的問題,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開發了丁烯二聚加氫的間接烷基化技術,以C4為原料生產烷其化油,該工藝的特色是可以使用任何一種C4原料,輕C4、混合C4、重C4都可以,但是輕C4和混合C4為原料時可以獲得辛烷值更高的汽油調合組分,而使用重C4為原料時產品的辛烷值相對較低,為了充分利用C4原料,使高辛烷值汽油調合組分質量最優化、產量最大化,將正丁烯轉化為異丁烯可使這兩方面都可以得到明顯的提高,混合C4或重C4中的正丁烯可以部分轉化為異丁烯,將骨架異構化過程與齊聚加氫組合,就可以將混合?C4的絕大部分烯烴都轉化為高辛烷值汽油組分。
這樣無論是MTBE的生產過程,還是齊聚加氫工藝過程中,骨架異板化都可以在高辛烷值汽油調合組分的生產中起到重要作用。
C4烯烴幾個異構體存在熱力學平衡,異構化反應一般在300-500℃的溫度下反,在此反應溫度下,異丁烯受熱力學平衡限制,平衡濃度小于50%,所以極限轉化率一般小于50%、在40%左右。
一般認為正丁烯骨架異構化有雙分子和單分子兩種反應機理,雙分子機理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一個正丁烯分子與異丁烯反應生成三甲基戊烯,裂解為兩個異丁烯分子,另外一種是正丁烯和正丁烯反應生成二甲基已烷,裂解生成正丁烯和異丁烯,以及副產物丙烯和戊烯。單分子機理則認為,單個正丁烯分子在分子篩B酸中心吸附,形成環丙基中間物種,開環形成正碳離子,然后生成產物異丁烯,一般認為在初始階段,雙分子機理占據主導地位,催化劑在經歷了一段時間以后,表面有一部分活性中心因結焦而失活,單分子機理則越來越重要。
異構化反應需要較高酸催化活性中心,同時不可避免有裂解、齊聚等副反應發生,副產物主要有異裂產物丙烯、戊烯、齊聚產物高碳數烯烴等,異丁烯收率一般在35%左右,另外結焦導致催化劑失活,使異丁烯收率逐步下降。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醚后液化氣分離C4餾分的工藝,采用該工藝不僅將C4餾分分離出來,而且還將C4餾分中的正丁烯轉化為異丁烯。
醚后液化氣分離C4餾分的工藝,該工藝包括下述的步驟:
醚后液化氣經過水洗塔除去甲醇、金屬陽離子雜質,再經脫C3塔脫去C3餾分;
經上述處理后的醚后液化氣再進入換熱器換熱,換熱溫度為100℃以上;
將其送至加熱爐加熱到260-420℃,再進入反應器與催化劑進行異構化反應,反應器內溫度控制在260-420℃,壓力保持在0.25-0.35Mpa;
對上述的氣體進行冷卻,先空冷,空冷的溫度為60-70℃;再水冷,水冷的溫度為40℃以下;經過兩次冷卻后進入產物分離罐,產物分離罐的壓力為0.15-0.3Mpa。
上述的催化劑為氧化錫、氧化鈦、氧化鐵、鉑-氧化鋁、鉑-分子篩、鈀-氧化鋁、二氧化硅、SAPO-11、FER分子篩、ICAT-4、FER、ZSM-5分子篩中的至少一種。
上述的催化劑為鉑-分子篩、二氧化硅,兩者的重量比為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濱州裕華化工廠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濱州裕華化工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2111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