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楊樹膠中特有成分的分離純化方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721079.2 | 申請日: | 2013-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090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胡福良;黃帥;張翠平;王凱;甘禮社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39/08 | 分類號: | C07C39/08;C07C37/68;C07C37/72;C07C37/82;G01N30/02;G01N30/9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張法高;趙杭麗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楊樹 特有 成分 分離 純化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蜂膠質量控制方法,涉及一種楊樹膠中特有成分的分離純化方法,并將其應用到蜂膠與楊樹膠的鑒別。
背景技術
蜂膠是工蜂采集植物樹脂等分泌物與其上顎腺、蠟腺等分泌物混合形成的一種粘稠物質。從基本組成的角度來看,蜂膠中主要包括大約50%的樹酯和樹香、30%的蜂蠟、10%的芳香揮發(fā)油、5%的花粉以及5%的雜質。其化學成分及其復雜,目前已從蜂膠中分離出包括類黃酮類、萜烯類、酚酸類等化合物600多種。研究表明,蜂膠的化學成分與其地理來源、植物來源、采集蜂種、采膠季節(jié)以及采膠方式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根據蜂膠的植物來源,已發(fā)現(xiàn)的蜂膠主要可以分為五種類型:楊屬型、酒神菊屬型、克魯西屬型、血桐屬型和地中海東部地區(qū)型。
近年來隨著其廣泛的生物活性不斷地被證實,蜂膠也被開發(fā)成各種保健藥品用來預防和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心臟病、糖尿病以及口腔疾病等,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親睞,也被譽為“紫色黃金”的美稱。然而,蜂膠的生產受到蜂種、采膠方式以及膠源等多個因素的影響,其產量相對較低,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在我國,一些不法商販為了獲取高額的利潤,利用楊樹芽提取物與楊樹型蜂膠提取物在成分、顏色、氣味上及其相似的特點,在蜂膠中摻入不同程度的楊樹膠(楊樹芽提取物),已達到以次充好的目的,從而嚴重的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權益,極大地擾亂了社會主義市場的經濟秩序。現(xiàn)行蜂膠國家標準,主要應用類黃酮和酚酸兩大類類化合物含量作為評價蜂膠質量好壞的標準,而這兩類分化學成分同時存在于楊樹芽提取物和楊樹型蜂膠中,使得蜂膠的真假鑒別變得相當困難。本實驗室前期開發(fā)的利用HPLC技術測定楊樹芽中標記性成分-水楊苷來判斷蜂膠的真假的方法,由于不法商販利用不同的化學手段,將易被水解的水楊苷成分破壞,從而使得該方法失去了原有的效價。根據近期檢測結果表明,利用該方法對市場上的蜂膠進行檢測,其陽性率顯著下降。因此,急需篩選一種新的標志成分用來區(qū)分蜂膠與楊樹膠。
通過楊樹膠和大量不同地理來源的楊屬型蜂膠的化學組成進行檢測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楊樹膠中存在蜂膠中不含有的特征峰,對其進行分離純化,鑒定該峰為鄰苯二酚化合物,其分子式是C6H6O2。鄰苯二酚也稱兒茶酚是苯的兩個鄰位氫被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在所研究的楊屬植物的芽、葉、花、皮中均有分布。其物理性質極其穩(wěn)定,可在甲醇、酸性、堿性以及中性介質中均能穩(wěn)定存在。在存在多酚氧化酶的條件下,可被氧化為1,2-苯醌,但其所需的氧化酶應具有較強的特異性,即可以氧化具有鄰位二羥基的多酚類化合物。根據相關研究表明,蜜蜂中存在可以氧化鄰苯二酚化合物的多酚類氧化酶,因此我們推測蜜蜂在采集蜂膠以及蜂巢內傳遞蜂膠的過程中,蜜蜂自身腺體分泌的多酚氧化酶將鄰苯二酚大量氧化,從使其在蜂膠中消失;此外,該酶還大量存在于植物組織中,在蜜蜂咀嚼加工蜂膠的過程中能將細胞壁破壞,從而釋放多酚氧化酶,將領苯二酚物質酶解。而且鄰苯二酚標準品易得,價格便宜。因此,本發(fā)明選取鄰苯二酚為標志成分用于區(qū)分蜂膠與楊樹膠。
鄰苯二酚的化學結構式: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楊樹膠中鄰苯二酚的分離純化方法,其分子式是C6H6O2。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案實現(xiàn):
(1)粗提物的準備:取一定量的楊樹芽,加入100%的乙醇(料液比1:10)超聲提取30min,提取兩次,過濾合并濾液,向濾液中加入體積比為1:3的超純水,過濾,旋轉蒸發(fā)去除乙醇,僅留水溶液;
(2)石油醚萃取:將步驟(1)得到的粗提水溶液經過石油醚等體積萃取兩次,上相合并后再經超純水等體積萃取一次后,合并下相溶液;
(3)氯仿萃取:將步驟(2)得到的提取液經氯仿溶液等體積萃取兩次,下相合并后再經超純水等體積萃取一次后,合并上相溶液;
(4)乙酸乙酯萃取:將步驟(3)得到的提取液經乙酸乙酯溶液等體積萃取兩次,下相合并后再經乙酸乙酯等體積萃取一次后,合并上相溶液;
(5)將步驟(4)得到的提取液35℃減壓蒸出溶液中的乙酸乙酯,將得到的固體提取物溶于一定體積的超純水中(料液比1: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210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