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陸兩棲車車輪液壓收放減震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720698.X | 申請日: | 2013-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283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24 |
| 發明(設計)人: | 董云峰;霍智杰;郭忠厚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浦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9/28 | 分類號: | F16F9/28;B60G17/04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116036 遼寧省大連***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陸 兩棲 車車 液壓 減震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陸兩棲車,特別涉及一種水陸兩棲車車輪液壓收放減震系統。?
背景技術
高速輪式水陸兩棲車輛的一個重要性能指標是水上行駛速度,在發動機和噴水推進器功率一定的情況下,通過減小車輛水上行駛阻力可以提高車輛在水上的行駛速度。當車輪收起時,形成流線型車身可以減小車輛水上行駛阻力。現有的車輪收放系統通常包括液壓控制系統、收放機械結構、懸架結構和油氣彈簧等,車輪收放系統對布置空間要求較高,安裝復雜,減震效果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減震效果好的水陸兩棲車車輪液壓收放減震系統。?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陸兩棲車車輪液壓收放減震系統,包括液壓動力包,其特征在于液壓動力包的高壓出口與電磁控制閥的接口1用管路連通,電磁控制閥的接口2?用管路與液壓動力包連通;電磁控制閥的接口3用管路與溢流閥、壓力表和液控單向閥的接口3和液壓減震缸一連通;液壓減震缸一與液壓減震缸二連通,液壓減震缸二用管路與小節流孔、大節流孔和液壓動力包的接口2連通;大節流孔與單向閥連通;單向閥、小節流孔用管路同蓄能器連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發明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減震效果好。?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以實施例具體說明。?
圖1是水陸兩棲車車輪液壓收放減震系統的系統原理圖。?
圖中:1-液壓動力包;2-溢流閥;3-壓力表;4-電磁控制閥;5-液壓減震缸一;6-液壓減震缸二;7-蓄能器;8-大節流孔;9-單向閥;10-小節流孔;11-液控單向閥;12-油池。?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照附圖,一種水陸兩棲車車輪液壓收放減震系統,包括液壓動力包1,其特征在于液壓動力包1的高壓出口與電磁控制閥4的接口1用管路連通,電磁控制閥4的接口2?用管路與液壓動力包1連通;電磁控制閥4的接口3用管路與溢流閥2、壓力表3和液控單向閥11的接口3和液壓減震缸一5連通;液壓減震缸一5與液壓減震缸二6連通,液壓減震缸二6用管路與小節流孔10、大節流孔8和液壓動力包1的接口2連通;大節流孔8與單向閥9連通;單向閥9、小節流孔10用管路同蓄能器7連通。液壓動力包1由電動機、溢流閥2、單向閥9、壓力表3和濾器組成。溢流閥2與油池12連通。?
該發明的使用控制過程:溢流閥2壓力的設定:啟動液壓動力包1,給電磁控制閥4電信號,使閥芯左位處于工作狀態。當液壓減震缸一5完全伸出后,調整溢流閥2上的壓力調節螺釘,通過壓力表3管察。當壓力達到設定值后,用備帽將壓力調節螺釘鎖死。關閉液壓動力包1,電磁控制閥4回復中位。?
車輪收起:啟動液壓動力包1,給電磁控制閥4電信號,使其閥芯右位處于工作狀態,給電磁控制閥4電信號,使其閥芯處于閉合狀態。此時動力包提供的液壓油通過電磁控制閥4、單向閥9,進入液壓減震缸一5的有桿腔,推動活塞桿做回收運動,進而帶動車輪做收起動作。液壓減震缸一5的無桿腔中的液壓油經液控單向閥11,電磁控制閥4回到液壓動力包1的油箱中。當車輪完全收起后,關閉液壓動力包1,電磁控制閥4斷電。?
車輪放下:啟動液壓動力包1,給電磁控制閥4電信號,使閥芯左位處于工作狀態。此時動力包提供的液壓油通過電磁控制閥4,液控單向閥11,進入液壓減震缸一5的無桿腔,推動活塞桿做伸出運動,進而帶動車輪做放下動作。液壓減震缸一5的有桿腔中的液壓油經小節流孔10進入液壓減震缸一5的無桿腔,形成差速回路。當車輪完全放下后,壓力表3的壓力值達到設定值后,關閉液壓動力包1,電磁控制閥4斷電。?
減震工作:當車輪完全放下后,系統處于減震工作狀態。此時電磁控制閥4處于常開狀態,起作用是將液壓減震缸一5的有桿腔和無桿腔連通,使其成為“柱塞缸”。當車輪受到沖擊時,車輪上受到的作用力經懸掛機構傳遞到液壓減震缸一5的活塞桿上,推動活塞桿做回收運動。此時液壓減震缸一5中的液壓油經大節流孔8,單向閥9以及并聯的小節流孔10進入蓄能器7中。當沖擊結束,蓄能器7中的液壓油經小節流孔10回到液壓減震缸二6中,完成一次減震循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浦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大連浦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2069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轉向器齒扇齒條副的設計方法
- 下一篇:一種剛度可調式變阻尼背部隔振器





